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我叫杜欣悦

河南平顶山人

现任第81集团军某部排长

2016年12月

我作为中国第三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翻译

远赴非洲大陆执行维和任务

在南苏丹的330个日日夜夜发生过许多故事

也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我的经历

今天,就让我来讲一件我的维和故事!

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14公斤重的防护装具、步枪、子弹

全身负重22公斤

气温50摄氏度

半人高的防御工事围得密不透风

蚊虫和难民营散发出阵阵恶臭

比腰还高的矮树丛也暗藏倒刺

即使隔着衣服仍然避免不了浑身的血印

除此之外,暴力和恐怖的威胁始终持续不断

……

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这是我们在徒步巡逻

搜索联合国营地东南两条线200米范围内

是否藏匿武器

是否存在未爆物

是否发生暴力犯罪事件

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当漫长的5个小时任务结束后

我气喘吁吁地回到突击车里

汗水侵渍着大腿上的伤口

火辣辣的疼痛感使我忘记了沉重装具的束缚 急流不止的汗水模糊了整个世界。

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2016年,中国第三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

要编一个13人的女子战斗班

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毫不犹豫的参加了报名

劝阻声和能够想象的恶劣环境一再侵蚀着我的决心

20岁的叛逆和冲动带着我通过了翻译选拔

走进维和步兵营集训队

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电话的另一端

是一名退役军人的父爱和沉默

是一位坚强慈母的抽泣和不舍

严格的选拔和感情的割伤

仿佛像一针强心剂

让弱不禁风的女子无畏任何暴风骤雨

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由于中国维和部队中

只有南苏丹步兵营有一支女子战斗班

前所未有的考验、血雨腥风的挑战

就像高墙铁门的通行证

让人无可奈何

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暴雨、狂风、酷暑

手上的血泡此起彼伏

在地上挖坑埋土构筑掩体已显得轻松自如

无数个挥汗如雨

无数次漫长的通过终点

让武装越野成为家常便饭

分解结合、据枪射击

震耳欲聋的枪声不停地从耳边穿过

耳朵里要持续好几天的“嗡嗡”声

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翻译的工作也不轻松

为了熟悉交战规则

了解国际法规

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

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2017年12月21日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

南航的飞机载着一顶顶蓝色的贝雷帽

驶向了遥远的朱巴

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南苏丹任务区安全形势持续动荡

自然环境异常恶劣

突发情况层出不穷

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当武装巡逻分队被政府军武装分子无理拦阻时

在双方子弹上膛的情况下

作为随行翻译

必须保持冷静

积极上前交涉

随时都有可能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

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难民营人群密集

不到0.1平方公里的土地容纳1千多户近1万名难民

内部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蚊虫乱飞

极易滋生传播各类传染性疾病

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担任武器搜查任务的联络员

我需要跟随搜查组成员和联合国警察深入难民帐篷

每次的搜查任务都需要小心谨慎处理

否则都有可能场面失控。

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维和部队援建当地社区希望小学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战争夺去了孩子们美好的童年

把他们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

我们教黑人儿童中文课

帮助他们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每次参加巡逻任务归来,孩子们一看到我

就用流利的中文大喊:“中国南苏丹朋友!”

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一次,由南苏丹举办的性别感知研讨会在营区举行

来自澳大利亚、尼泊尔、卢旺达

埃塞俄比亚、日本等国家的维和人员齐聚一堂

共同围绕性别歧视、执行任务过程中

处理性别问题的方法、女性维和人员的作用等话题展开讨论

我作为中国营发言代表

将第三批步兵营对待性别问题好的经验做法与其他国家部队分享

得到澳大利亚性别顾问芭蒂娜中校的认可

也赢得了现场最热烈的掌声

会后,各出兵国人员前来要跟我合影留念

一种大国军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对,这就是一个女孩的维和故事!

一枚象征着维和荣誉的联合国和平勋章挂在胸前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异国大地庄严奏响

凝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一份由特殊使命带来的责任感和力量感在胸中激荡

我为我是中国军人而自豪!

作者:闫建熙、杜欣悦

来源:忠诚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