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 记者 陈璐 魏佳琳 文图

“晚上醒来后,突然头晕,看东西都在转。”郑州64岁的刘女士(化名),反复眩晕发作近一年,每次多在坐起或躺下时突然出现。最近,她症状加重,经常出现平卧转头或低头几秒钟后出现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虽经多家医院求诊,按照“梅尼埃病、后循环供血不足、颈源性眩晕、焦虑症”等病治疗均无效果。那王女士眩晕频发、久治不愈,究竟是患上了什么疑难杂病呢?

3月22日,刘女士前往设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国内首家多学科眩晕会诊中心就诊。经北京、陕西、河南的全国知名眩晕专家综合讨论后分析,终于真相大白,揪出眩晕频发的“元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国内首家多学科眩晕会诊中心开诊

“这种病通常被叫做‘耳石症’,简单来说,就是耳朵里面长了小石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张怀亮教授介绍说,该病指头部或身体姿势变动相关的短暂性的眩晕发作,是一种常见的内耳自限性疾病,是眩晕症极为常见的原因,约占所有眩晕症的20%,老年患者眩晕的50%。

旋地转、翻滚浮沉、无法站立……这些都是眩晕的表现,然而多数患者分不清眩晕与头晕。眩晕是一种病因复杂,涉及到神经科、耳鼻喉、心理、内科等多个科室的常见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具有更高的患病率。

国内首家多学科眩晕会诊中心开诊

治疗眩晕,关键在于找对病因。但是,由于眩晕的疾病谱广,因此确诊率低,误诊率高,建立多学科会诊机制很有必要。

2018年3月7日,在张怀亮教授的倡导下,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眩晕中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在郑州成立了国内首家多学科眩晕会诊中心成立。

3月22日,应广大眩晕患者要求,多学科眩晕会诊中心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开诊。

国内首家多学科眩晕会诊中心开诊

当天,共有5位眩晕疑难患者进行了会诊。张怀亮教授盛情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吴子明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韩军良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陈书连博士、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合玉教授等多学科全国知名眩晕专家,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为疑难眩晕病患者提供多学科的会诊,实现眩晕精准诊疗,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