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惊艳佛山祖庙街头的美衣裳,传承四千多年的汉服文化

穿一袭古色古香的汉服,戴上珠玉发簪,分花拂柳而来,一颦一簇百媚生。这样如诗如画的场景,如今也不时出现在祖庙街头。传承了四千多年的汉服文化,从发式、面饰、衣裳到鞋履、配饰等,无不浓缩着华夏文明的杰出工艺与美学。本期《祖庙朋友圈》,一群热爱汉服文化的姑娘将与你分享她们的汉服情缘。

有道是: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初识汉服,不过源于一次外出的拍摄。但这一拍,便使我与汉服结下了不解之缘。起初喜欢汉服是因为华服之美。但随着自己了解的汉族文化就越来越多,便越来越为从前的汉族文化感到骄傲。所以,我与自己定下了一个要摆一场汉婚的约定。

丁酉年农历十一月廿八(2018年1月14日),我与夫君陈郎在亲友的见证之下,依唐制古礼,完成正婚礼。唐制汉婚以唐朝的雍容华贵为主调,而其正婚礼,则由三揖三让→却扇礼→沃盥礼→同牢礼→合卺礼→解缨礼→结发礼等礼节所组成,显得庄重却又热闹喜庆。

希望我的这场唐制汉婚让大家感受到,传统礼仪所传承的文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喜欢汉服,喜欢汉文化,并使之得以传承。

@天蓝

2015年的七夕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汉服,加入了佛山汉服汉文化协会,时隔今日已有2年多的时间了。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因为汉服而相聚在一起。在协会里大家一起学习研讨,闲暇时间大家还会雅聚,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讨论,到我们日常的服饰配饰的制作。基本上只要节假日有空,我们都会相聚在一起,相互学习交流。

而汉服出行更是日常化,我们不再局限与只在节日庆典穿着,有时我们更是会穿着比较日常的褙子,对襟齐腰襦裙上班。而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只为弘扬中华传文化,让大家能认识汉服了解汉服。让汉服不再被大家误认为是和服,韩服。

@颖雯

明朝时代的服饰,特征是交领,右衽,袖子以枇杷袖子为主要特征,称为袄裙。配色主要以蓝色为主加以绣花点缀,突显女子的端庄之余又不失灵气活泼。明代的汉服版型和形制都普遍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

@Vicky

汉民族传统民族服装,简称:汉服。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汉服,在经历岁月洗礼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照片上的女子已怀孕七个月,即将临盆,腹部沉重,双腿肿胀,但她依然选择穿起唐制的现代汉服来留下自己孕期的影相。她说,“都说怀孕的女人会变丑。可是我想告诉,在我最丑的时期,汉服却能让我变美。因为这不是一套衣服,这是可以穿在身上的文明。它能透过你的肌肤,深入骨髓,让人从内而外,明媚起来! ”

@玄喵

一直很喜欢古装,美得像仙子,但直到2016年成为一名同袍,才知道它的名字叫汉服。很多人以为汉服是汉朝的服装,却不知原来它是汉族的传统服饰。

曾经,李白在月下高歌,长风吹起他的发带长袍如仙人模样;史可法不肯脱下祖先的霓裳,宁可与城池共存亡。千百年后,我们穿着时尚的洋装,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我希望汉服能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从自己做起感染身边的朋友,使汉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接受与喜爱。

@少丽

接触到汉服已经超过五年了,最开始是拍古风写真的时候,一件汉服从众多影视剧古装中脱颖而出,清丽脱俗。慢慢开始关注汉服,买汉服,穿汉服,从浅显的层面开始了解汉服的内涵,通过汉服演变方式了解汉服所承载的历史信息。

@玉念

来源/祖庙公信

编辑/于芳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