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防晒霜对于预防皮肤恶性肿瘤有益,但是皮肤科医生一致推荐日常需要使用防晒霜。吃进去就成了氨基酸,并不能直接变成皮肤上的胶原蛋白。

日常生活中,一些真假难辨的保健知识最让人纠结,究竟是道听途说的,还是有科学依据的?看看医生怎么说。

内科

1

量血压时,最好把左右手都测一下

通常以高的那个为准。多测几次求平均值,血压值更准确。

2

每天梳头100下并不能“健脑”

学一种乐器,学一门语言,学一个新手艺……这些对大脑更有好处。

3

不建议靠喝红酒保护心脑血管

动物实验表明,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可能对心脏有益。但如果把有效剂量换算到人身上,相当于每天要喝1000升左右的红酒。这谁受得了?

而且,酒精伤肝且致癌。

4

得糖尿病并不是因为糖吃多了

糖尿病的病因很多,比如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环境因素等,跟吃糖没有必然联系。但少糖少油的饮食,还是会降低发病的风险。

5

无论哪种贫血,阿胶、红枣、红糖都没用

缺铁、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重金属(铅)、遗传……这些常见的贫血病因,吃它们都没法解决。

红枣含有维生素C和铁,红糖含铁,但都达不到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剂量,阿胶主要是含胶原蛋白。

在一些中成药中有红枣和阿胶成分,但是这些中药也只能作为贫血的辅助药。

6

打鼾不是睡得香

打鼾是呼吸不畅导致的响声,严重打鼾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7

先考虑从食物中摄取钙

我国成年人推荐每日钙摄入量是800~1000毫克。

如果每天喝奶可以保证在300毫升以上,吃蔬菜300-500克,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再配合其他日常饮食,是可以达到推荐量的,可以不用额外吃钙片。

儿科

8

不要给1岁以下的宝宝喂蜂蜜

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梭状杆菌,产生肉毒素。

小于1岁的宝宝肠道环境很脆弱,对毒素反应更敏感。吃了蜂蜜后容易中毒,出现严重症状。

9

6个月内宝宝不需额外喝水,1岁以内不吃盐

因为母乳和婴儿配方食品里都有了。不过,如果喝配方奶粉还是需要补充水分的。

10

宝宝感冒发烧,不用酒精擦浴也不要“捂汗”

酒精擦浴可能引起酒精中毒。捂得太紧,热坏了、脱水了,孩子只会病得更重。

婴儿出现发热呕吐等情况时可遵医嘱补充盐及水分。

外科

11

烫伤了,别乱抹东西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冷水、自来水冲,不要用冰水);(脱下烫伤处的衣物);(在冷水中持续浸泡);(盖上干净的纱布或毛巾);(送往医院)。

烫伤后重要的是冷敷和保持干燥。涂牙膏、酱油、猪油、面粉……统统不可取。

冷敷是为了收缩血管减轻水肿,并不一定是用水冲洗,一直用水冲洗可能会感染。正确的方法是有条件的话隔膜冷敷,赶紧上医院评估烫伤分级,然后处理。

12

在伤口愈合期,能吃“发物”吗?

在伤口愈合的早期,或有炎症(不一定是细菌性)的情况下,饮酒或大量连续进食海鲜等发物是会引起炎症加重的。

13

50岁以上都应做一次肠镜检查

一次检查,排除危险。

肿瘤科

14

吃“发物”不会让癌症复发

现代医学中,并没有“发物”一说,所以基本不存在“忌口”的说法,而“一种食物就能让癌的复发”的说法更是没有科学依据。

实际上患者更应该吃一些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足够的营养才有利于治疗后的恢复。

口腔科

15

80岁的老人也能有20颗健康的牙

不要再觉得“老掉牙”是宿命,只要你定期看牙医,坚持护牙。

皮肤科

16

吃再多胶原蛋白也不能美容

吃进去就成了氨基酸,并不能直接变成皮肤上的胶原蛋白。涂在脸上也没用,因为皮肤吸收不了这种大分子物质(蛋白质)。

好好吃饭多喝水,这才是皮肤变好的基础。

17

防晒不仅能防止变黑,还能预防皮肤癌?

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防晒霜对于预防皮肤恶性肿瘤有益,但是皮肤科医生一致推荐日常需要使用防晒霜。

五官科

18

卡了鱼刺不要吞饭

试着咳出来、夹出来,不行就去看医生。

19

不要用指甲、掏耳勺、火柴棍等掏耳朵

用指甲、掏耳勺、火柴棍或其它细棒状物,伸进耳道用力掏容易损伤耳道皮肤甚至鼓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