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午,为期一周的2019射箭世界杯赛上海站在陆家嘴中心绿地落下了帷幕,中国队最终斩获一银一铜。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高志丹观看比赛,上海市副市长陈群为获奖选手颁奖。

国际箭联副主席许大川、秘书长汤姆·迪艾伦,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市政府副秘书长顾金山,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中国射箭协会主席梁纯,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射箭协会副主席王大卫,上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射箭协会副主席郑立勋,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罗文桦,中国射箭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射箭协会会长郭蓓,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唐劲松,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刘宇青,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黄玮等领导观看比赛。

这是上海连续第11年举办这一赛事,全球顶尖箭客齐聚浦东,为世界射箭爱好者们献上了又一场饕餮盛宴。无论是中国选手们的优异表现,还是赛场内外的贴心服务,亦或是浦江之畔的宜人风景,都为射箭这项古老的运动赋予了更蓬勃的生命力。

中国小将初露锋芒

今年赛事共吸引了来自世界40个国家和地区的437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过去一周,韩国、美国、丹麦等射箭强国之队都先后亮相赛场,上海站比赛早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队派出了新老结合的阵容,其中,在反曲弓团体项目上,由郑怡钗、龙晓清、孟凡旭组成的中国女队跻身冠亚军决赛,并在与韩国队的对决中拼下了一枚宝贵的银牌。此外,中国复合弓队也带来了不少惊喜,不仅在男子团体项目收获一枚铜牌,而且女子个人项目上的罗莎首次参赛就杀进了四强。

景观体育彰显魅力

赛事落户申城11年,赛中有景、景中观赛也一直是上海站的一大亮点。今年上海站的决赛地点依然设在了浦东陆家嘴中心绿地,毗邻上海中心、金茂大厦等申城地标建筑,将陆家嘴的天际线化作比赛背景,通过融合中国文化和城市景观元素,大赛发挥着“城市客厅”的功能,展示了中国和上海城市的形象,也带动了旅游、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繁华喧闹的金融之城、优美宜人的城市“绿肺”,运动员在闹中取静都市绿地演绎“百步穿杨”,市民观众近距离感受“弯弓射大雕”,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上海的独特魅力,更向世界展示了浦东开发开放20余年的丰硕成果。

全民参与全城联动

除了世界顶级的竞技水准,射箭世界杯上海站还为热爱射箭运动的普通市民提供了亲身感受的机会。今年,赛事组委会联合策划了“弓”享世界杯2019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射箭定向赛、申慧城杯第二届市民射箭交流赛国际友谊赛等民间射箭活动,将射箭运动更好地推向市民大众。

整个赛事期间,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申慧城静安馆、航头体育中心、临港工业基地等地,充满趣味同时又不失专业水准的射箭嘉年华精彩纷呈地上演着。推弓钩弦,撒放收势,虽是业余选手,一招一式同样气势十足。

带动射箭运动发展

11年射箭世界杯赛上海站成功举办的背后,是上海体育在赛事国际化、专业化与自身管理能力上不断升级,该项赛事也带动了上海乃至中国射箭运动的迅猛发展。

据相关数据显示,上海已经从10年前的仅有1-2家射箭馆,增长至目前的25家射箭俱乐部,常年参与射箭运动的人群规模达到了6000至10000人,群众基数呈明显递增趋势。与此同时,针对业余选手的射箭赛事逐渐丰富。上海市射箭协会每年还会开展教练员培训班,同时搭建平台促使民间赛事与世界大赛对接,草根选手有机会与国际高手同场竞技,全面推动申城群众射箭水平的提高。

2019射箭世界杯赛上海站落下了帷幕,但射箭运动在上海正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城市景观、群众氛围与体育赛事有机结合,展现了申城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也正日益成为上海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