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ngela 认为目前为止,被实验和研究检验过,能够培养毅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认为每个人的能力是固定的,每一次失败就是对能力的否定,当遇到挑战的时候容易恐惧,于是在面对多个挑战的时候更喜欢选择那些那些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够达成的目标。

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认为的成功是什么?是完成了某件事?还是考试拿满分?

当发现别人好像成功得非常容易,而自己却怎么努力都还在原地踏步的时候,你有没有好奇过:

· 为什么班级里有些人的成绩会更好?

· 同样的学习方法和内容,为什么有些人会获得更优秀的表现?

· 为什么有些人的成功转瞬即逝,有些人的成功就像滚雪球一样?

图片来自网络

这里面的原因有非常多,但有一些决定性的因素是被我们忽略的,并且是能够让我们成功的共同因素

前段时间,Angela Lee 的 TED 演讲在微博上热传,从她的分享中,我想大家可以找到启发。

毅力是成功的必备因素

Angela Lee 在 TED 的演讲中讲述了她的故事:

在她的教学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在考试中表现最好的学生,并不是智商最高的,一些很聪明的同学反而表现的不太好

这个问题引起了她的好奇,到底是什么因素,让一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表现得更好?

所以几年后,她选择继续攻读心理学硕士,并开始研究在教学中发现的这个课题:成功的人都为什么成功?

图片来自网络

她和团队去了西点军校、学校、企业中调研,最后她发现有一种性格特征在成功的人身上发生了决定性的作用,能够预示他是否成功。

不是外表,不是智商,不是家庭条件,不是才华,而是——“毅力”(Grit)

毅力是对长远目标的热情和坚持,日复一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和投入,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也不退缩。

拥有强大毅力的人,和那些没有的人相比,会跟容易达成自己的目标,获得成功。

老一辈的人经常和我们说的:坚持就是胜利,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学家安杰拉·达克沃斯把这种特质叫做“耐磨度”。那如何才能培养出毅力呢?Angela 认为目前为止,被实验和研究检验过,能够培养毅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目前来看,人们普遍拥有的思维方式有两种: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图片来自网络

固定型思维认为每个人的能力是固定的,每一次失败就是对能力的否定,当遇到挑战的时候容易恐惧,于是在面对多个挑战的时候更喜欢选择那些那些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够达成的目标。

成长型思维认为,能力是变化的,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学习来培养。当遇到挫折和失败,拥有这种思维的人更重视能从中学习到什么,也不会畏惧挑战,并享受努力的过程。

大家不妨也思考一下:你认为自己是固定型思维还是成长型思维?

其实大部分人两种思维的方式都有,小黄鱼建议大家可以计算一下自己那种思维占比更多,就可以确定自己是哪种思维方式的人啦。

如何让自己具备成长型思维

大家都知道固定型思维阻碍了我们成功,于是每个人都想拥有成长型思维,并有意改变自己的一些行动。

可能在面对挫折失败导致自己情绪不佳的时候,要求自己:我“必须”振作起来,气馁的话就太懦弱了。

图片来自网络

也可能把自己身上的一些优点,比如思维活跃,态度开放认为就是成长型思维。

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上具有不完美的特点时,很多人都会为此感到沮丧。

事实上,心理学的研究显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没有一个人是绝对只拥有一种思维方式

有时候我们会处于成长型思维,有时候也会出现固定型思维,这都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培养为成长型思维呢?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来培养。

图片来自网络

首先,接受自己。接受自己可能存在的固定型思维,没什么可羞耻或自责的,每个人的思维都是两种方式的混合。

并且我们改变自己的目的也不是完全消灭固定型思维,而是在我们通往成功路上的一些重要节点上,它不会主导我们的选择。

因为固定型思维在考虑一些问题的时候也是从保护你自己的角度出发,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它能让你感到安全。

其次,善于观察。大部分思维方式主导行动的时候,我们是无法察觉的,如果我们不深入思考,可能悄无声息地又做了退缩的选择,因此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市场观察自己。

当你面对一个新的挑战时,你觉得“这件事情太难了,我没有这个能力,做不到的。”,这时就是固定型思维主导了你,所以你会开始逃避、拖延。

图片来自网络

或是当你面对失败和挫折时,固定型思维让你觉得“放弃吧,我不会成功的,我一点儿也不优秀”。

大家不妨现在就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这种时候。

第三,循序渐进地引导自己做出改变。比如可以把自己的固定型思维取一个名字,或者想象一下它是什么形象,当固定型思维出现的时候,就可以警惕自己。

比如在你遇到挫折的时候,固定型思维让你沮丧,失望,把你的情绪弄得一团糟,让它去释放。

等到稍微平静一点的时候,告诉自己:“我从失败中学到了什么,下一步要怎么计划去行动,我可能现在不太擅长,能不能再试一次?”

图片来自网络

要相信能力是能够改变的,再面对失败,你会更容易尝试去解决问题,继续努力和投入。这也就是慢慢提高自己“毅力”和“坚韧”的路径。

希望我们都能慢慢培养出成长型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改变你的一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