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美不美,还得看双腿!

同事家的小姑娘落选了幼儿园的舞蹈队,自家的姑娘已经闷闷不乐好多天了,同事表示很揪心。孩子还很伤心地跟他说,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笑话她腿合不拢,中间有个洞,所以才不能参加节目表演。说到这,同事就愁眉不展,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去和孩子解释这个事。

腿型对一个人的身材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对明星而言,一双白又直的大长腿可以瞬间为人设加分。当然,上帝给你开了窗那必然关了一道门。很多明星在拥有漂亮的脸蛋时,常常因为腿型而烦恼,甚至引来无数吐槽。就像韩国著名女星林允儿,她就是典型的O型腿,这给她美丽的外表添加了一定的“瑕疵”。

说到O型腿这个问题,我也深有感触。我的好朋友就是典型的O型腿,她也一直为这个而感到自卑,很少穿紧身的裤子和短的裙子。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是O型腿?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孩童时期说起。因为人的腿型在六岁以后基本就定型了,O型腿的出现,隐患多是出现在婴幼儿时期。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心里可能会“嘎达”一下,下意识地去看看自己家的娃的腿型,有些还会去拿尺子去比划衡量......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O型腿”的魔力。

【什么是O型腿】

”O型腿“在医学上称为膝内翻,俗称“罗圈腿”、“箩筐腿”。拥有这种腿型的人在膝关节处、小腿的胫骨会向内旋转一定的角度。在正常站立时,双腿并拢内踝能合拢,但双膝位置不能靠拢。

【如何判断O型腿】

这里要普及一个知识点:孩子出生后到两三岁时期,腿都会是O型的,这跟妈妈怀孕时随着胎儿的生长,子宫的空间越来越小,胎儿下肢生长受到空间的限制,常常会被挤压成O型。但会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的一点点变直。

当然,提前判定孩子是否是“O型腿”,这对孩子未来腿型影响很大。家长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来判断:

3岁以上的孩子,让他们两只脚后跟并拢,若两个膝盖处不能并拢,那么O型腿的概率很大。

让孩子平躺,用手抓住孩子的双脚来回推动,如果孩子的膝盖不能并拢,说明属于O型腿。

O型腿的原因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前面我们说到,孩子刚出生都是O型的,小腿会有点弯曲,跟在子宫里的有限空间有关系。

一般孩子的腿型会有个发展的过程:

0-3岁:刚出生时,孩子的腿型会出现一些内翻,看上去类似于O型腿,随着年岁的增加,腿型慢慢有了外旋的趋势,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又慢慢变成了直腿。

3-6岁: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有点"X型腿",腿型出现膝外翻的现象,但其实这也是常见的现象,这是孩子骨骼发育的一个渐变过程。

6岁以后:发育趋于正常,孩子的腿型基本定型了,这个时候如果孩子O型腿的趋势很明显,那就是属于病理性了。

❶遗传因素

一种疾病是否具有遗传性取决于染色体携带的基因,而绝大多数的O型腿没有直接遗传性。目前的遗传医学表明,除了一些罕见的遗传病,例如软骨发育不全可以遗传严重的O型腿外,还有就是一些代谢性疾病,如缺钙导致代谢性疾病有遗传性。

❷维生素D缺乏

孩子缺乏维生素D是造成O型腿最常见的原因。我们知道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会导致佝偻病的发生。要指出的是,O型腿并不是佝偻病,它是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的一种症状。

❸疾病因素导致的胫骨内翻

布朗特病是一种胫骨上内侧骨骼生长障碍的疾病,表现为胫骨异常生长,小腿向内一定角度,类似O型的形状,也称为胫骨内翻。布朗特病会导致腿部弯曲,两膝内翻比正常孩子眼中。另外,骨折骨性炎症后遗、骨瘤骨质异常等也会导致孩子O型腿的发生。

❹婴幼儿时期过早站立或走路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循序渐进,外界若过分干预,往往适得其反。很多家长常常心急让孩子尽早学会站立和走路,这会为以后埋下隐患。孩子的骨骼发育若无法适应运动的强度,很容易导致孩子O型腿。专家指出:孩子站立的年龄不应早于9个月。很多孩子才5、6个月就迫不及待的想站起来,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这样的行为往往很欣喜,甚至扶着孩子让跳来跳去。其实,5、6个月的孩子腿部骨头很软,这样极易变形形成O型腿。

❺使用学步车帮助孩子学走路

相信很多人对学步车不陌生,很多家长都用它来帮助宝宝练习走路,孩子在学步车内跌跌撞撞的走着,家长也不用太担心孩子会摔倒。但是,据统计显示,近年来,该医院接诊的“O形腿”的孩子,近八成都是因为使用学步车。

婴幼儿的骨骼特点是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幼儿随着学步车滑动速度而不得不两腿蹬地用力,时间久了之后会使腿部骨骼变弯而形成罗圈腿。过早、过多的使用学步车,违背了孩子生长规律,在省事的背后对孩子发育产生永久性的不良影响。

❻6岁前的孩子长期玩骑跨类玩具

前面说到,孩子6岁以前骨骼比较软,六岁以后,骨骼才定型。6岁以前若长时间玩骑跨类的玩具,容易导致下骨架宽大,进而会发展成为O型腿。像木马、小自行车等,都有导致孩子“O型腿”的隐患。

❼给孩子绑腿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腿不直,就想趁孩子小的时候帮他纠正过来。老一辈喜欢用绳子和木板将孩子的腿绑起来固定,认为这样能使腿变直。我们已经知道,刚出生的宝宝腿型都是呈现O型的,随着年纪会慢慢变好。长时间将孩子的腿绑紧,严重伤到孩子的骨骼发育,增加将来成为O型腿的概率。

❽模仿别人不良姿势

很多孩子从小就调皮,常常有样儿学样儿。我们很多文章中都有说到,孩子有模仿的天性,生活中看到他人的走路姿势以及行为习惯,比如内八字走路、跷二郎腿、盘腿坐等,都有可能导致孩子O型腿的发生。

“O型腿”的矫正有手术、器械辅助等多种方法。手术矫正效果较好,但手术矫正较为复杂,且手术期间可能会给孩子的日常造成影响。所以,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是我们的执行理念~,那么,如何预防孩子O型腿的发生呢?

❶坚持母乳喂养,合理补钙

母乳的力量,我们在很多文章中一再打call,母乳中富含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物质,是不可替代的“宝藏”。坚持母乳喂养,可以有效防止孩子缺乏维生素D,且有利于加强孩子免疫力。

很多家长会额外给孩子补钙,其实很多宝宝都是“被缺钙”!只要母乳摄入充足,一般都不需要额外补钙。母乳就是最好的钙来源,维生素D可促进奶中的钙吸收和利用。

❷尽量不要让宝宝趴着睡

当宝宝趴着睡时,足踝会呈现内翻或外翻状,对于大部分时间处在睡眠状态的宝宝而言,长期的趴睡会产生不良影响,宝宝“O型腿”的概率会大大增高。另外,长时间一个姿势睡觉会造成肌肉的麻痹,不利于宝宝骨骼生长发育。家长可以帮助宝宝侧卧、平躺或者仰卧、俯卧姿势交替进行。

❸宝宝床上悬挂玩具,让宝宝躺着,适当帮助按摩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身体发展还没到位,但是他们会迫不及待想站立。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可以让宝宝躺着,并在宝宝床靠近腿部位置悬挂一些有趣的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躺着踢玩具玩耍。这样不仅可以让宝宝得到乐趣,还可以锻炼他们腿部的肌肉,也转移了他们想超前站立的心。

另外,可以帮助宝宝适当的腿部按摩,按摩除了让宝宝放松之外,还可以强化腿部肌肉,让肌肉更加有力。

❹慎用学步车,选择合适的安全椅

在孩子还没独立站起来之前,一般不提倡用学步车来锻炼宝宝的行走能力。在宝宝还不能自行扶物站立时,说明他的骨骼发育还没完全,不要为了学走路而使用学步车造成孩子腿骨或膝关节变形。

爸爸妈妈们耐心等待宝宝能自己扶着东西站起来后再用学步车。另外,在选择婴儿安全座椅时要选择宽松一些的椅子,可以让孩子的腿伸缩自如。

❺纠正宝宝不良坐姿

很多孩子的坐姿乃至走路的姿势都是不对的,长期下去很容易形成O型腿,家长要引导宝宝正确的盘坐姿势,或者是坐小板凳,教育孩子不能调皮学习大人的走路姿势。

❻坚决抵制绑腿塑性,且不可强行拉直孩子的腿

老一辈给宝宝绑腿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绑腿会阻碍宝宝的下肢的血液循环,严重者会使腿部肌肉麻痹甚至坏死,要坚决抵制这样的行为。

有的妈妈看到孩子小时候腿型不直,担心影响到以后的美观和健康,会强行用手去掰直,这种做法的妈妈们心事非常大的/(ㄒoㄒ)/......3岁之前孩子的腿型不直是正常现象,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会自然伸直,强行拉直反造成髋关节发育不良,甚至脱位,严重会伤害到孩子的腿部发育,懊悔一生。

❼运动和饮食搭配,体格硬朗才是道理

家长要带孩子多到户外晒太阳,当然也要注意防晒。带孩子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锻炼肌肉和骨骼的发育,毕竟过硬的体格才是王道。另外,要注重改善孩子的饮食,必要时可以补充维生素D或吃鱼肝油,防止佝偻病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