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甲弹,又称高爆破甲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破甲弹已经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反坦克弹药,例如坦克和单兵反坦克火箭筒(例如巴祖卡和坦克杀手),都在使用这种弹药。

19世纪80年代,美国人查理斯·E·蒙罗发现,如果将炸药表面做出一个V字形的凹陷,当炸药被引爆时,爆炸威力会被集中于一点,这被称为蒙罗效应。

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诺伊曼发现,如果在炸药凹陷处,加上一个金属垫(金属垫通常是用铜材料制作),产生的威力可以击穿钢铁。在理论上,可以击穿5倍于金属垫直径的装甲(锥形装药)。

破甲弹,就是一种采用了锥形装药原理制成的弹药。这种弹药的战斗部,是一个锥形的金属壳体。装药会在距离坦克装甲一定距离时被引爆,引爆后,锥形金属壳体受到挤压变形,并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聚集成一条高速的金属射流,使得压力能集中于一点(锥形金属壳体底部会被推到最前方),从而穿透装甲。必须注意的是,破甲弹并不是利用高温来达到穿甲效果,锥形装药形成的金属射流,并没有烧穿装甲的作用(它的温度只有500至600度左右)。实际上,锥形装药是通过极高的压力,在装甲上打出一个洞。

举个例子,二战德国著名的HHL反坦克手榴弹,所使用的就是锥形装药原理,它仅装有1.5千克炸药,可以击穿140毫米装甲或者是50厘米厚的混凝土墙壁。而日本的九九式反坦克手榴弹,由于没有采用锥形装药,它就只能击穿19毫米厚的装甲(九九式的装药量为1.3公斤)。

但是,当使用线膛炮发射破甲弹时,炮弹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会冲散金属射流,导致穿甲力下降。为此,苏联设计师去除了火炮膛线,将炮弹改为弹翼稳定,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款滑膛反坦克炮,以及第一款实用的滑膛坦克炮。而法国则使用另一种办法,来降低膛线对破甲弹的影响(将炮弹设计成内外两层,两层中间安装滚珠轴承,炮弹飞行时,外部因膛线而旋转,而内部保持稳定)。

20世纪60年代后,破甲弹已成为最主要的反装甲弹种,其对传统均质钢装甲的毁灭性效果,促成了西方一代“装甲无用论”坦克的诞生,同时也加速了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的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