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拉级重巡洋舰

  扎拉级重巡洋舰,采用类似集中防御的设计。主炮塔、弹药库、锅炉室、轮机室等要害部为,全部设计在有厚重装甲保护的防御区内。侧舷装甲为特尔尼钢铁厂生产,经克虏伯渗碳工艺表面硬化处理的铬镍合金钢。意大利生产的这种钢材,是当时世界最性能最优良的渗碳钢之一,拥有非常好硬度的同时,还拥有足够好的韧度。这种钢材,对大小口径的穿甲弹,均具有比较好的防御力。

  扎拉级重巡洋舰的主装甲带,最厚的地方在水线处,达150毫米,至装甲带边缘处逐渐减薄至100毫米。主甲板装甲采用钼钒合金钢,厚70毫米。装甲隔壁上半部分厚120毫米,下半部分厚90毫米。水线装甲带、主甲板装甲与前后两块装甲隔壁组成了非常坚固的箱形防御区。另外,在主甲板上方,还有一层20毫米厚的上层甲板,用来提前引爆敌舰发射来的穿甲弹。上层甲板和主装甲带之间,用一层30毫米厚的上层装甲带相连。

  四座主炮塔的装甲板,厚度均为150毫米。炮塔基座的厚度也是150毫米。舰桥司令塔由一圈150毫米的表面硬化钢板防护,顶部也有80毫米厚。为了抵消厚重装甲带来的头重脚轻问题,扎拉级重巡洋舰将前部烟囱以后的甲板抬高一级,这样的设计,也改善了适航性。

  按照计划,四艘扎拉级重巡洋舰,于1929至1931年陆续开工建造,每艘造价约1.06亿里拉。虽然当时意大利王国受大萧条影响,财政紧张,但在墨索里尼的大力支持下,意大利海军新型舰艇的建造工作依然按部就班地进行。扎拉级的建造工作十分迅速,每艘舰艇从铺设龙骨到完工,平均只需要两年时间。1931至1932年,四艘扎拉级陆续完工,进入意大利海军服役。

  虽然扎拉级重巡洋舰的防护水平较好,但是四艘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却非常差。在1941年3月27日至29日爆发的马塔潘角海战中,扎拉级重巡洋舰差点被英国地中海舰队团灭。在这场海战中,四号舰波拉号被英国海军打瘫痪,一号舰扎拉号和二号舰阜姆号奉命保护波拉号,没想到遇到英国海军勇士号、巴勒姆号和厌战号战列舰。英国战列舰在极近的距离上(3500米),仅用了三分钟就将保护波拉号的两艘舰击沉,波拉号的官兵见势不妙主动弃舰,英国人本想将波拉号当成战利品拖回去,后来担心意大利空军反击,将其击沉。三号舰戈里齐亚号因为没有留下来保护波拉号,所以非常幸运的逃过一劫,虽然该舰后来一直为破坏盟军海上交通线频繁出动,但是并没有取得什么战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