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英国其它地区的饮料公司也热衷于利用苏格兰单一纯麦威士忌的持续热度,即使“小众”。

麦芽师:尽管调和威士忌已经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但比尔Ÿ史密斯Ÿ格兰特(Bill Smith Grant)仍在继续推广格兰威特(Glenlivet)

例如W&AGilbey公司,在伦敦的圆屋仓库储存了数千加仑的威士忌。公司大力推广其斯特拉斯米尔(Strathmill)和格兰斯佩(Glen Spey)单一纯麦威士忌品牌,并且出口到世界各地。爱尔兰公司J&J McConnell斥资为其产自奥克尼群岛(Orkney)斯特罗姆内斯(Stromness)的单一纯麦威士忌品牌 OO作广告宣传活动。

然后是专业酒吧。爱丁堡人约翰 Ÿ斯图尔特(John Stewart)在苏格兰和伦敦打造了“小村庄”(TheClachan)连锁专业酒吧,人们可以在酒吧取样,像5年到16年的泰斯卡(Talisker)、卡尔里拉(CaolIla)或是格兰冠(Glen Grant)。坐落在伦敦斯特兰德大街(The Strand)的爱丁堡酒吧也是火爆。其它城市有自夸为专业的纯麦威士忌酒吧,包括利兹,在那里的高架桥酒吧(the Viaduct Bar)可提供多种多样从5年到10年的单一纯麦威士忌。

同时,单一纯麦威士忌在全球的英语国家市场保守着一个立足点。1840年,一位来自曼哈顿贝特瑞公园(Battery Park)附近白厅街(Whitehall)里的葡萄酒和烈酒商人,做了如此的广告:“来自著名蒸馏酒厂Drummin的苏格兰威士忌:格兰威特(Glenlivet)和阿贝(Ardbeg)。产自波特埃伦港(Port Ellen)和阿贝(Ardbeg)的艾雷岛威士忌似乎在美国有稳定的市场,到19世纪90年代,在曼哈顿花11美元就可以买到一箱阿贝。艾雷岛单一纯麦威士忌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是很受欢迎。

处于萌芽期的纯麦威士忌品牌在19世纪80年代进入到了充满挑战的时代。大众的口味普遍对那些烈性、泥煤味的威士忌和其它更重口味的和更具“挑战性”的饮品不太感兴趣;反而对轻口的、调和苏格兰威士忌与苏打水混合的喜爱程度急剧地飙升。其后,在1898年,声名狼藉的“番提森酒厂破产” (Pattison Crash)给蒸馏厂们留下了大量没能卖给调和酒厂的酒桶库存和一个很多年都没被喝干的“威士忌湖”。

美国大事件:战后时期,格兰威特(Glenlivet)在美国市场有巨大的需求

在格兰威特(Glenlivet)的乔治Ÿ史密斯Ÿ格兰特(GeorgeSmith Grant)的带动下,“北方蒸馏厂” 试图找到苏格兰威士忌的法律定义,让单一纯麦威士忌与调和威士忌的区别更加清晰明确。在1909年,当皇家委员会裁定时,他们不得不承认失败。裁定如下:

“ ……’威士忌’是通过蒸馏麦芽淀粉酶糖化的酒醪而获得的一种烈性酒,’苏格兰威士忌’ 是如上所述在苏格兰蒸馏而成的威士忌。

1909年的裁决是威士忌调和厂的胜利,而且以尊尼获加(JonnieWalker)、帝王(Dewar’s)和诸如此类为首的调和型苏格兰威士忌品牌已闻名全世界了。只有格兰威特(Glenlivet)的比尔Ÿ史密斯Ÿ格兰特(Bill Smith Grant)似乎还想要继续投资在单一纯麦威士忌在国内和海外的推广上。

在禁酒令于1933年12月结束后,史密斯Ÿ格兰特(Smith Grant)多次到美国旅行,在美国设立代理机构,分销格兰威特(The Glenlivet),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返回美国重整之前的成果。到1963年,尽管受阻于库存短缺,公司每年在美国销售3000箱,并且为之后巨大的商业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个品牌在今天仍然是美国市场最畅销的单一纯麦威士忌。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像格兰冠(GlenGrant )和格兰杰(Glenmorangie)这样的品牌重新被推出,人们发现威士忌鉴赏家们普遍对单一纯麦威士忌感兴趣——格兰冠5年,的确一度是意大利销售最好的苏格兰威士忌。

1963年,格兰菲迪(Glenfiddich)在美国与格兰威特同时重新启动,并迅速获得了成功。从那以后,单一纯麦威士忌越来越强大,今天看来,有一天如果说他们会变得不再流行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整理翻译 / Grace

编辑排版 / Effie

注:文中所述仅代表作者观点,

略有调整,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