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杨小兰当选为新庄乡将台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当时全县唯一的女村支书,她加强自身学习,提升履职能力,面对村上“一穷二白”的家底,她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认真研究村情实际,理清村上发展思路,落实各项帮扶政策,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逐步探索出了“1+2+3+100”的群众增收致富路子,即每户1个务工人员、2头基础母牛、3亩中药材、100只鸡,成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典型。2016年,将台村成为中国银保监会和甘肃省卫计委定点帮扶村,村“两委”班子依托帮扶单位各自优势,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多方争取项目,先后投资550万元,实施了大将路拓宽硬化工程,硬化通社巷路33条10.3公里,道路硬化率达90%,群众的出行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和政县新庄乡将台村位于甘肃省和政县新庄乡南部海拔2360米的山区,据传明朝征藩大将军张龙在此设点将之台,因此得名将台村,并沿用至今.全村现辖7个社、189户825人。

现年41岁的杨小兰,是新庄乡将台村党支部书记。当村民们说起这个“弱女子”时都说她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羊,总会由衷地为她竖起大拇指,有想法、有办法、有真情是群众们对她的评价。

如今的新庄乡将台村,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一盏盏整齐划一的太阳能路灯、一块块生机盎然的农田,与青山绿水、农户住宅相映成辉,一副美丽乡村的和谐画面展现在人们眼前。为了这些改变,杨小兰付出不少。

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深知农民疾苦。2013年,杨小兰当选为新庄乡将台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当时全县唯一的女村支书,她加强自身学习,提升履职能力,面对村上“一穷二白”的家底,她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认真研究村情实际,理清村上发展思路,落实各项帮扶政策,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逐步探索出了“1+2+3+100”的群众增收致富路子,即每户1个务工人员、2头基础母牛、3亩中药材、100只鸡,成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典型。

从村妇联主任到村党支部书记,对村上的情况,杨小兰的心里始终有一本账。当选之初,面对群众的质疑,她没有过多的辩解,她觉得这是群众在渴望发展。“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

杨小兰任职后第一件事就是进村入户、摸清底数,尤其对40户扶贫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和想法需求进行了详细走访,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她刻苦钻研精准扶贫政策,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根据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分别制定适合村上的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逐一找出制约发展的短板,在帮扶措施上因户而异、精准施策、对症下药。通过调查研究,全村经济发展、贫困状况、脱贫愿望等基本情况做到了心底有数,对贫困人口,按不同层次、不同致贫原因进行归类,列出需求清单,制定帮扶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雨天两腿泥,晴天一身土”是过去将台村群众出行的真实写照,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显得尤为迫切。2016年,将台村成为中国银保监会和甘肃省卫计委定点帮扶村,村“两委”班子依托帮扶单位各自优势,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多方争取项目,先后投资550万元,实施了大将路拓宽硬化工程,硬化通社巷路33条10.3公里,道路硬化率达90%,群众的出行问题得到彻底解决。2016年,整合各类资金925.6万元;其中,扶贫资金550万元,涉农资金375.6万元。投资25.6万元实施了吓将台等6个社136户群众安全饮水改造工程,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投资240万元改造C、D级危房58户,危房改造率达85%;投资110万元建成村级幼儿园1所。 2017年,通过社会资金帮扶,投资187万元,实施将台村级活动场所易地重建工程,完成院落硬化7000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有力的夯实了发展基础。

“没有产业支撑的扶贫是不长久的,也是不稳定的。”说起该村的特色种植养殖业,杨小兰如数家珍。在过去,将台村产业培育滞后,群众的主要收入是种养殖和务工收入,种植结构单一,传统种植只解决了温饱问题,更谈不上收入了。2016年,整合各类资金294.48万元。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58户264万元,全部用于种养殖产业。投资10.48万元,对全村131人贫困户劳动力进行了技能培训。成立了将台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145户,建成了养鸡示范场一处,解决“单打独斗”养殖模式,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投资10万元,成立了18个种药材种植小组,动员引导群众种植当归、冬花、羌活、牛籽、柴胡等中药材385亩,户均增收1万元,有力的改变了传统的种植结构。同时,为进一步打消村民顾虑,解决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她先后两次组织村民赴康乐县、渭源县会川镇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激发了群众发展的信心;投资10万元,在全村试种乌龙头72亩。2017年,通过社会资金帮扶,投资8万元,与华丰农庄达成协议,在全村发展散养草鸡产业,有93户群众参加,投放鸡苗7000多只,草鸡养殖产业初步形成。目前,全村贫困户中,每户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在1人以上。在她的带领下,将台村54户贫困户218人已脱贫。2018年,杨小兰先后被评为“临夏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省陇原脱贫攻坚巾帼带头人”、“全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回想我们村以前的生活,看看现在,我们很知足啊。” “现在觉得每一天的生活都像在过新年”“说一千道一万,能过上现在这样富裕的生活,多亏杨书记啦!……”村民们聚在一起闲唠时,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富足生活带来的那种愜意写在村民的脸上。

“乡亲们的事就是我的事”,杨小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服务宗旨。给贫困户发完分红出来的路上,杨小兰脸上始终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眼神里充满了希望。

文 字:李 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