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中国牙膏中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民族品牌,“一口好牙两面针”的广告语,

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10年过去了,股价从07年的最高60多元,跌到今天5元,

几乎跌残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今天的惨败?是市场竞争太激烈了,还是自己作死的?

60块跌到如今的5块钱,这家上市公司经历了什么?

为什么云南白药发展得这么好,股价也总创新高,同业是中药牙膏,你就混得这么惨?

连续十年亏了10几个亿,好好的家业硬生生给败光了,曾经的历史上,两面针曾是中国牙膏行业当之无愧的王者。即便在国外日化巨头进入中国之后,两面针的市场占有率也长期位居前三甲,排在外资背景的上海中华、广州高露洁之后,是民族品牌第一;最高年份的市场份额有16%之多,2004年登陆资本市场,开启了让人扼腕叹息的生涯。

罪魁祸首,就是盲目的多元化。上市募投的项目资金,不是用来扩大加强牙膏主业,上市募集资金6.57亿,分散投入到10个项目中,有7个项目则涉及到卫生棉、纸尿裤、洗涤剂、松香产品深加工、中药萃取等多个领域。真的是,什么都想搞,结果什么都没搞好。

结果;公司2016年销售的家用牙膏是4360万支。市场占有率已不足1%。在有细分数据的2015年,两面针牙膏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说不定都赶不上云南白药在一个省的收入额。上市十多年,公司扣非净利累计亏损超过10亿元。搞了一堆业务,房地产,造纸,酒店一次性用品,等等,不挣钱,老亏损,一步步把公司拖垮了。

60块跌到如今的5块钱,这家上市公司经历了什么?

归根结底,还是国企经营体制不行,既然过去靠牙膏能发家,为什么后来又把牙膏做砸了?同样的生意,

同样的人,难道是管理层不行了,上市之后,开始不思进取了,反正干得再好,也不能套现,股份都是

国有资产,也没有股权激励什么的,只主要的责任就是公司的董事长,如果把现在的管理层彻底换掉,

换上新人,说不定还能值得一看。就像前年的上海家化,慢慢好起来了。当然,也可能最终走向黑牛食品的

命运。那就是被借壳。

60块跌到如今的5块钱,这家上市公司经历了什么?

60块跌到如今的5块钱,这家上市公司经历了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