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祥,马拉松大神,公认的上海滩“马拉松业余一哥”。这个赛季,他开始尝试越野比赛,希望能够获得UTMB朝圣之旅的参赛资格。

马拉松与越野跑,类型迥异。在周其祥看来,马拉松是更难的挑战,因为它是与时间的赛跑。短期之内,他仍将聚焦马拉松赛事,目标是冲击2小时20分。但是,周其祥也开始尝试一些越野赛事,为日后的转型做一些铺垫。

尽管如此,他在越野赛事中还是展现了自己的天赋。前不久结束的2018年高黎贡超级山径赛By UTMB®(以下简称:高黎贡山径赛),周其祥第一次挑战MUG组别 160公里的越野比赛。

他在比赛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就在准备放弃的时候,一条朋友留言燃起了他的斗志。克服了身体上的极限之后,周其祥在最后阶段展现了自己的强大。

3月10日晚22点53分,周其祥抵达终点和顺古镇。他以26小时54分的成绩,顺利完成了高黎贡山径赛MGU160公里组的比赛,排名第8。这个名次超出了周其祥的预期。

曾一度想要退赛

周其祥本身是马拉松高手,在国内各项顶级马拉松比赛中经常有精彩的表现。去年,他个人马拉松PB为2小时26分19秒。

今年,他开始涉猎越野跑,之前参加了HK100的比赛。他希望通过参加HK100以及高黎贡山径赛,从而获得UTMB朝圣之旅的资格。

造化弄人,在参加HK100的比赛时,周其祥出现了受伤的情况。随后的东京马拉松,他带伤参赛并未取得理想的成绩。结束了东京马拉松,周其祥一直在考虑是否要放弃参加高黎贡山径赛。因为,接下来还有无锡马拉松等着他。

不过,他最终还是决定参赛。“我知道可能无法完赛,但既然做出了承诺,就应该努力去兑现。我的目标是不受伤,尽量完赛。”周其祥说。

虽然决定参赛,但周其祥的准备工作也不够充分。临近比赛时,他还在向组委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另外一位跑圈大神HK100冠军祁敏打听, MGU组起跑是在什么时间,强制装备都包括什么,以及哪些CP点可以存包、换装备。

奔跑过程中不停学习

比赛一开始,周其祥与祁敏跑在一起。这是他们赛前约好的,他们原计划领跑2公里,目的就是为了跑出气势。接下来则是通过慢跑实现顺利完赛的目标。

中间,祁敏看了一下表,告诉周其祥他们前2公里的配速为3分30。“我感觉状态还不错,之前受伤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反应。于是,就决定跟着祁敏后面跑,看看自己与高手之间的差距有多大。直到进入上山阶段,完全无法跟上他,只能按自己的节奏去跑。我的上山能力是个短板。”周其祥说。

随后最终获得冠军的Gediminas GRINIUS和亚军罗灿华追了上来,周其祥尽力跟住以学习他们的上山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马拉松选手与越野登山选手的跑步策略完全属于两种不同类型。

“G2(Gediminas GRINIUS)和小罗在上坡的时候会使用登山杖。登山杖能够缓解腿部压力以及紧张程度,待到能跑起来的路段,腿跑起来的节奏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周其祥说。

随着比赛的深入,CP4之后的上下坡周其祥右膝关节开始疼痛,只能放慢节奏。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前面的越野跑选手不像马拉松选手那样重心很高的奔跑,而是脚跟都贴着地面,腿部很少有后摆。尤其是下坡路段,脚都是贴着地面奔跑。

“中途下坡的时候,我膝关节出现了疼痛的反应,股四头肌(内外侧)太疲劳了,重心都压在了膝关节上。后面的下坡路段,我尽量将重心放在大腿股四头肌后面肌群和腰髋部,来缓解膝盖受到的压力。”周其祥说。

周其祥现学现用,随后的比赛就调整了自己的跑姿,下坡的时候都使用这种技术了。他笑着表示,“这是我学到的第二个知识点。”

被朋友留言激活斗志

虽然在比赛过程中,周其祥调整了跑姿,但到了CP4和CP5的时候,渐渐感到体能不支。大部分时间,不得不走走停停。

“CP1-3的时候,我一直排在第四名,与前几名跑在一起。但是到了CP4和CP5先后经历两个直线上坡,体能第一次到达极限,体力透支。CP4有800米的直线上坡,而CP5则有1000米的爬升。作为一个路跑选手,我对海拔没有概念。”周其祥承认因为这个原因,体能分配上出现了问题。

另外,他的补给也并不充分。在CP3-4补给站,周其祥自己觉得体能还不错,只吃了一些橙子和葡萄干,并没有补充太多食物。“到达CP5之前,由于䃼给不充分导致上坡路段无力奔跑,而在CP5的补给站,我就停下来吃得特别多,以致于后面的上坡路段走走停停非常不舒服。到了CP6,我休息了一小时,待女子组第一到来才与她一起重回赛道。从CP6到CP8,我几乎都是走的。”周其祥说。

(周其祥在CP6)

没想到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进入CP8,海拔最高的路段又开始下起雨来。加上经过了一夜的奔跑,周其祥的体能受到了最严峻的考验,“到了CP8,其实是该用早餐的时间,我并没有过多进行补给,就跑向了赛道。CP8后程因为降雨、下冰雹,体能下降得非常厉害,不但上坡困难就连自己喜欢的下坡路段,也变得非常艰难(下坡的时候脚疼加上双腿发软,根本无法前行)。与身体上的伤痛比起来,更可怕的是饥饿导致的虚脱、失温。

(志愿者在给周其祥烤晾衣服)

这时候,他已经萌生了退赛的念头,没有信心坚持比赛了。他一边拍拍照,一边发发朋友圈。在他的朋友圈下面,一条留言激励了他。

“我当时真的一点信心都没有了,很多后面的选手超过了我。有一个朋友圈下面留言,‘我在终点等着你凯旋’。这句话激励了我。”周其祥在朋友圈重新获得了力量。

他重燃斗志,开始了新的奔跑。作为怡宝战队的一员,周其祥用行动践行了“心纯净,行至美”这句Slogan。在崎岖的山路上,周其祥经历了与严寒、饥饿、冷雨、疼痛以及孤独的斗争。他跟随内心的纯粹力量,投射到奔跑之中,展现了坚持、专注等品质。

(周其祥在CP12)

因为这份坚持和专注,周其祥从第19名开始往前追赶,最终以第8名的成绩完赛。因为体验了“世间纯粹的美”,他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更多美好。

仍想挑战最难的事情

高黎贡山径赛让周其祥经历了接近27小时的严酷考验。他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为日后转战越野跑赛场积累了经验。

不过,接下来,他的重点仍将是马拉松赛事。冲击2小时20分这一极限,是他为自己制定的一个目标。

“马拉松和越野跑,究竟哪个更容易,哪个更难?我的理解是:马拉松比越野跑更难。马拉松是跟时间赛跑,而越野跑考验的是意志品质以及长距离的耐力。”

在周其祥看来,越是简单、平凡、枯燥的事情,越难以做好,而他更愿意挑战难度更大的事情。“越野路面复杂,挑战性强,但马拉松难度更高。在我还年轻,仍然有能力的时候,我希望先做难的事情。我希望在马拉松方面先突破2小时20分这一极限,我距离这一目标还差6分钟。我知道这很难,但这是我必须面对的挑战。”

至于越野赛,周其祥希望能够在年龄稍大一些之后再发起冲击。“可能我专注越野跑一两年后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我想在35岁甚至38岁以后,再去考虑转型跑越野赛事。现在,我还是想先做难的事情。”

跑者前行之路永不停歇。结束了高黎贡山径赛的比赛之后,周其祥重回路跑圈,希望早日将个人PB刷新到2小时20分钟。

越野跑是周其祥的另一个梦想,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或许会突然发现他已经成为了越野跑的大神。

相关阅读 &近期热点

《蓝盈莹:多好,我是一名演员》

《林进的手术刀与艺术梦》

《凌潇肃:并非热爱表演,那是一种生理需求!》

《@你好_竹子:不要在年轻的时候,急着嫁给爱情》

《李梦:贪得无厌,我很抱歉》

点击以下封面图,一键下单新刊

「 2018年3月22日林进 &李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