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吗?

其实现在很多人对银子是毫无概念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

历史上物价都在疯狂变动,一围城或闹灾,米价腾涌。直接光拿米价来对比现代,是不行的,不能很直白地反应古代的现实。因为每个朝代的经济水平、物价、通货膨胀率等都不一样,古代和现代那也是差之千里,所以关于“确切”的等于多少实际上是无解的。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

在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

在北宋朝中期价值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

在盛唐时期价值2000-4000元。

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

所以,各位可以此作为衡量标准去看看古代人的消费力,同时也可以根据此去检验检验如今的古装剧是否“无脑”!

但毕竟现代人比起明清时代的人时距更远,对前朝货币制度及银两的实际购买力的认识更加不足,才会经常出现天价馒头、天价酒菜,而认真的读者或观众出于对古代经济情况的好奇应该对“银两”的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