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十年前的3月23日,在日军和国军针锋相对的徐州会战中,台儿庄大战拉开帷幕。日军第5师团主攻临沂,第10师团主攻滕县、临城、台儿庄,均遭国军击退。作为抗战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全国上下士气大增。

台儿庄大捷的意义,在政治、精神和宣传层面要比纯粹军事层面更加重大。它打破了“日军百战百胜”的旧观念,让中国抗战部队备受鼓舞。这场战役,直接指挥者是时任第五战区司令的国民党桂系名将李宗仁。

一部电影,让数十万人跨过了台湾海峡

1965年,原“中华民国副总统”李宗仁从瑞士回到北京,叶落归根。周恩来总理不仅亲自到机场迎接,而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在这次宴会上,有一桌嘉宾是电影界人士。席间,周总理特地对著名导演、时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的成荫说:

“成荫同志,今天李先生从海外回来,我看他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一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

成荫一直把这次嘱托记在心上,但因为不久之后便运动纷起,电影筹拍事宜也不得不束之高阁。直到十七年之后的1982年,成荫才对广西电影制片厂的陈敦德提及此事。因为李宗仁是广西人,成荫希望这部电影能由广西电影制片厂来配合拍摄。

但不久后成荫突然辞世,未能看到电影问世的那一天。

2

1985年,时任广西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的陈敦德,终于开始将这一电影提上议事日程。因为广影是小厂,难以完成这样一部规模宏大的战争片,陈敦德就北上与八一电影制片厂杨光远达成了合作事宜。而剧本也由之前的以抗日名将张自忠为主,改成了以李宗仁指挥为主线。

当年参战的黄埔名将,当时还有多位健在。但杨光远找到当年的52军第2师师长、名将郑洞国时,他一开始是拒绝的。他说,一拍国军就是歪戴帽、斜愣眼的反面形象,何必呢?杨光远说,这次不一样。

一部电影,让数十万人跨过了台湾海峡

郑洞国信了,他把自己所亲历的台儿庄战役,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杨光远。

跟郑洞国同样表现的还有原国军93军军长李仙洲。当他得知准备投拍台儿庄之战的电影后,大为感动。已经90高龄的他,一口气谈了三个小时。

临走时,李仙洲将杨光远送到大门口,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3

在国家电影局的鼎力支持下,剧本经过17次修改之后,终于定稿投拍。时任济南军区政委的迟浩田上将,派出在全军数一数二的精兵部队参加拍摄,使敌我两军肉搏拼刺刀的戏,拍得真实感十足。当时的文化部顾问、曾以新闻记者身份亲历台儿庄大捷的荷兰人伊文思,也提供了当年战场的纪录片《四万万中国人民》作为参考文献,电影中诸如“人梯渡桥”、“运河鏖战”等许多惊心动魄的场景,都源于这部纪录片的真实镜头。

在四个月的拍摄之后,电影封镜。1986年,《血战台儿庄》在全国上映。这是第一部反应抗战时期国民党战场的电影,因而极受关注、好评如潮。这部具有恢弘史诗般气势的大片,不仅获得了“金鸡奖”的数项大奖,后来还被评为新中国“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之一。

一部电影,让数十万人跨过了台湾海峡

但在海内的震动,或许赶不上在海外的震动。1986年4月,《血战台儿庄》在香港举行首映式,万民争看,轰动香江。台湾“中央社”在香港的负责人谢忠侯,看片后当晚就给蒋经国打电话:“这次跟以往不同,这次先总统(指蒋介石)的形象是正面的。”

蒋经国听后很是震惊,要求谢忠侯设法找一个拷贝来看看。于是谢忠侯经过新华社香港分社,在上报中央获经同意后,谢忠侯很快拿到了一份广西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电影录像带。

1987年,曾任李宗仁秘书的程思远在家中告诉陈敦德,台湾方面反馈说:收到《血战台儿庄》拷贝后,宋美龄和蒋经国都很快地观看了影片,并请国民党“中常委”的全体人员观看。

看完后,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

4

台湾当局作出的第一项重大调整,就是开放在台老兵返回大陆寻亲。

后来的“副总统”李登辉回忆,蒋经国召集有关大陆探亲措施的会议,指示开放老兵探亲不必加限制条件,以尽量放宽为原则,才能收到好的号召效果。很明显,《血战台儿庄》给蒋经国传递的善意姿态,使得台湾高层敏锐地开始考虑改善两岸关系的契机。

在《血战台儿庄》中,蒋介石的正面形象最主要的是这样一个情节:国民党师长王炳章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后,蒋介石亲自主持追悼会,这时有日本侵略者的战机飞来扫射轰炸。面对危险,蒋介石临危不乱,发表讲话,镇定自若。

这场戏是根据历史档案拍摄的。这一镜头画面,与大陆此前反映国民党、蒋介石的影片确实存在明显不同。如果电影中的其他部分对于蒋经国而言尚属于认可,这一幕对于他而言就是一击即中。

理智的判断加上情感的倾斜,最终使蒋经国决定逐步向台湾开放回家的门户。

当时在台湾的国民党老兵,仍约有40万人。三十八年来,40万人时时挂念大陆故土和家乡的亲人。有些老兵想跟老家通信,一是台湾当局禁止,二是大陆重新进行过行政区划,记忆中的地址已成历史,即便只纸片字都传递不到朝思暮想的亲人手中,返乡探亲更是难如上青天的奢求。诗人余光中叹息,“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时任蒋经国英文翻译的马英九回忆,当时蒋经国曾经问他“英九,最近有没有什么事?”他愣了一下回答,许多老兵希望回乡探亲,台湾街头有不少老兵身着“想家”二字的长袍,还有估计近万人经由海外第三方偷偷跑回大陆。马英九建议,“这个时候恐怕可以考虑开放。”

1987年10月,台湾当局宣布允许老兵回大陆还乡探亲,一年可有一次3个月的假期,结束了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当年那些少小离家的年轻人,终于等到了回归故里的一日。

1987年11月2日,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探亲登记及信函转投。当天预定上午9时开始登记,凌晨就人山人海,大门几乎都被冲破,办妥手续喜笑颜开的多达1300多人。台湾红十字会为办理老兵返乡作业,准备了10万份申请表格,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就被索取一空。

12月,第一批探亲老兵终于踏上返乡路。时人多引贺知章《回乡偶书》以自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是中国人才能体会到最深处的沧桑感。

一部电影,让数十万人跨过了台湾海峡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并最终实现和平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血战台儿庄》只是一部电影,却成为了当时两岸关系至关重要的催化剂。因此而促成的善意互对和相关政策调整,终于使得数十万人在垂暮之年,重新踏上故土、重见亲人。

《血战台儿庄》远远超出了一部电影的意义,它清楚明白地告诉世界:海峡两岸只有一个国家,就是中国;海峡两岸只有一种人,就是中国人。

参考:丁晓平《一部电影打破海峡坚冰——〈血战台儿庄〉的拍摄和上映》;凤凰周刊07年29期《台湾开放老兵探亲20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