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佛因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

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2018年3月24日,农历二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释尊降生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太子。他见到生老病死苦,舍弃王位、妻子,及后宫六万婇女,种种上妙伎乐,夜半逾城出家,苦行六年,后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世尊在世弘法49年示寂。出家乃成佛必由之路,十方诸佛皆示现出家而成佛道。

悉达多太子出家因缘

《方广大庄严经》中记载:太子出北门,遇到天人所化的比丘,便下车作礼问出家利益。比丘答言:“我见在家生老病死一切无常,皆是败坏不安之法,故舍亲族处于空闲,勤求方便得免斯苦。我所修习无漏圣道,行于正法调伏诸根,起大慈悲能施无畏,心行平等护念众生,不染世间永得解脱,是故名为出家之法。”太子闻后欣喜,赞言:“善哉!天、人之中唯此为上,我当决定修学此道。”

释迦牟尼佛往昔成佛因缘

本师释迦牟尼佛曾为诸比丘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无量劫以前,有三小儿见一佛陀及众比丘庄严的相貌威仪后,心生欢喜,想要发心供养。

于是,站在两侧的孩子问中间的孩童说:“我们手边没有香花,要用什么供养呢?”这位孩童说:“我们可以取下帽子上装饰的白珠,用来供养佛陀。”说完,孩童们分别取下帽上的白珠。

中间这位孩童问两旁的同伴说:“你们心中有什么愿望?”其中一位说:“我希望未来能像佛陀右边那位比丘一样具有智慧。”另一位孩童则说:“我希望未来能像佛陀左边那位比丘一样具有神足通。”站在中间的小孩则说:“我希望未来能够像佛陀一样,成就佛果。”当时,天上有八千位天子共同赞叹三位孩童的发心,祝福他们随心满愿。

于是,三位孩童来到佛陀面前,恭敬虔诚地以白珠供养,并将白珠洒落在佛陀身上。前二位孩童因发愿未来成就声闻果,所以供养的白珠落在佛陀的肩上;中间这位孩童则因发菩提心,欲成就佛道,所以白珠落在佛陀顶上,并且变化成由珠宝编织而成的宝盖,宝盖上还有一尊小佛像。

本师在说完这个故事后,告诉舍利弗:“站在中间的那个孩子是我的前世,右边那位是你,左边那位则是目犍连。”

经中说,众生在成佛的当生,都要像释迦牟尼佛那样现僧相来度化众生。见到出家人便可以种解脱的因,即使得不到教诲,也可以种解脱的因。有谓:

高洁尊严人天师,是故恭敬常顶礼。

灭罪增福善根长,得见僧人生欢喜。

出家功德

在家之人多诸烦恼,父母妻子恩爱所系。常思财色,贪求无厌,得时守护,多诸忧虑。流转六趣,远离佛法。当作怨家恶知识想,应厌家垢,生出家心。无有在家修习无上菩提之道,皆因出家得无上道。——郁伽长者经

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满二十劫,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后人中,生富乐家,财富珍宝具足。——出家功德经

居家生业,种种事务,若欲专心道法,家业则废;若欲专修家业,道事则废。不取不舍,乃应行法,是名为难。若出家离俗,绝诸忿乱,一向专心,行道为易。——大智度论

设满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大宝积经

若放男女,若放奴婢,若听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无量……是故佛说出家功德,高于须弥,深于大海,广于虚空。——贤愚因缘经

若复有人归佛出家,功德有十。云何为十?一远离妻室,二染欲不贪,三爱乐寂静,四诸佛欢喜,五远离邪魔,六近佛听法,七远离三恶,八诸天爱敬,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如是十种功德,归佛出家获如斯报。——分别善恶报应经

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万劫不堕恶趣,常生善处受胜妙乐,遇善知识永不退转,得值诸佛受菩提记,坐金刚座成正觉道。然出家者持戒最难,能持戒者是真出家。——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一切诸功德,不与出家心等。何以故?住家无量过患故,出家无量功德故。住家者有障碍,出家者无障碍;住家者摄受诸垢,出家者离诸垢;住家者行诸恶,出家者离诸恶;住家者是尘垢处,出家者除尘垢处……——文殊师利问经

祈愿众生得解脱

《妙法莲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逢此殊胜日,虔诚的信众可以去附近寺院里拜佛、诵经、打坐、放生、布施、忏悔,或直接持诵南無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圣号。广做功德回向,祈愿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祈愿佛日增辉,正法久住,世界和平,国泰民安,众生解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