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已经40年,深圳已经从昔日的小渔村变成一座冉冉升起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被誉为中国的硅谷,然而随之伴随而来的房价暴涨,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等问题也深深的困扰着这座城市。深圳最近又推出了一项新了住房政策,摒弃了国内城市遵循了近二十年的香港模式,学习新加坡住宅政策中的提供更多的补贴住房,用来改善高房价造成的高额生活成本。根据4月份的政府文件显示

深圳将提供近100万套最低价格仅为市场价格一半的住房。补贴住房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 公共租房按市场租金的30%出租

2 、经济适用房按市场利率的一半出租

3 、其他住房按市场利率的60%出租

目前,我们国家很多城市仍然沿用香港的模式,大部分房屋房屋作为商品区建造和销售,仅仅有极少一部分作为廉价公寓专门为普通劳动者而设计,这就让一些投机者看到商机,炒高房价,抬高深圳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成本,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情况。引用新加坡的方案,尽量将更多的住房分配给为特区做出贡献广大建设劳动者,并让他们能够承担得起。这也是深圳实现其去年的承诺,即到2035年提供170万套住房,60%有政府补贴的相关措施。

这次住房计划已经是自1987年第一次住房改革之后的第二次改革了,那年深圳举行了国内第一次的土地拍卖,开创了商业房地产的时代。第二次的改革更像是对第一次改革的修正。因为有专家指出,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将房产作为资产增值的投资工具,深圳的房价涨幅过快,是全球第五大最昂贵的城市,平均房价高达50000以上的每平方米,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劳动者的平均承受能力。

生活成本过高,把城市里的年轻人和外来打工者压着透不过气来,有的人工资很高,但是生活却不是,一家人省吃俭用多年,才能付得起房子的首付,要是房价还继续上涨,那么很多像他们那样的家庭将没有希望买到房子,更何况有更多的家庭是没有他们那样的收入的,这样的人,最后只能离开这座城市,到其他城市工作或者生活,更有可能是回到老家。

对深圳这样的城市来说,如果大量流失人才,那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而对新加坡模式的采用也很好的呼应了国家房住不炒的有关政策。

很多专家认为,目前深圳的经济已经超过了香港,采用新加坡的模式也为国内房地产的道路开辟了新的方向。 因为深圳与香港和其他国内各个城市都不一样,深圳的土地资源非常限,如果政府要开发新的土地,那么政府将投入很多的现金去重新开发现有的资产,而深圳拥有众多的高科技新兴的企业和世界500强的企业,并不依赖土地销售收入,因此深圳政府有这个勇气去做出改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