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嘉佳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帕帕马马

混乱中的一道微光

2013年底,初为人母的我,跟很多新手妈妈一样,喜忧参半的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面对养育一个并不自带说明书的小生命的妈妈们来说,一些棘手的养育问题已经足以引发我们心中的不安与焦虑了。

然而,如果在很多次这样的时刻中,还存在甚至还引爆了更多潜在的家庭关系问题,那真是一个新手妈妈的至暗时刻……

我还记得,在想想(我的孩子)几个月大的某个晚上,不明原因的哭了快一个小时。不管我怎么做,甚至连他平时最爱的母乳都无法安抚……那一次,我第一次深深的体会到了心痛和无助,我流着眼泪拿着手机疯狂的在妈妈群里寻求解决办法,生怕错过任何一条信息,内心满是自责与焦虑;

每当这种时候难免会对老公生出更多的要求和期待,然而,面对一个长期在外工作、一周回来两天的老公,我不懂该如何平衡这样的现状与自己内心期待的落差,我也不懂要如何帮助一点点长大的孩子与时常不在身边的爸爸建立熟悉感,困在其中的我积累了很多对老公的不满与怨气;

母亲身份的转变并不会自动带来人际互动模式的转变。回想起来,在养育的前期,我还深深陷入与父母关系的困境之中。比如:养育观念的不一致导致的分歧似乎难以解决、潜在的家庭关系问题也由于新的家庭结构的变化而显得明显和突出。我常常一筹莫展在怎么处理自己的家庭与原生家庭的纠葛之中……

初为人母的头几个月,一次次内心上演的“至暗时刻”将我拉入了越来越深的混乱之中。

也许正是这些危机,让我无法不去面对几个问题:

我想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童年?现状既然不是我想要,甚至痛苦的,那我想要的生活又是怎样的?该如何创造?

我跟大多数妈妈一样,本能的会去向身边信任的朋友或者网络求助,寻求每一种可能给到自己帮助的答案。而这样的“求生”本能,恰恰是妈妈们潜在的宝贵资源。

于是,当我跌跌撞撞的在网络上遇见P.E.T.时,它就像一道微光,照亮了我内心混乱和暗淡的一角,也在它所描绘出的家庭关系蓝图中,我清晰的找到了我“灵魂拷问”的答案。

我开始在网络上大量搜索前人运用P.E.T.的真实案例、如饥似渴的读完《P.E.T.父母效能训练》整本书、带着六个月大的想想紧锣密鼓的跨城学习P.E.T.工作坊、飞赴成都上讲师班……

如果说,是因为孩子的到来,我机缘巧合的接触了这门“怎么当好父母”的课程;

不如说,对如何拥有健康和温暖的家庭关系迷惘的我,早晚注定会被P.E.T.的魔力所吸引,因为它其实正是我心底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从积极倾听中学习“看见”

“看见”,并不是亲子关系中特有的,可以说是任何关系,比如夫妻关系、与父母、朋友等的亲密关系能够健康存续的最重要内容。

学习P.E.T.至今,对我来说,让我体会并得出这个人际关系“法宝”的发源地,就在我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中。

我从学习如何真正“看见”自己的孩子开始,逐渐延伸到其他亲密关系中,看见了更多关系中真实存在的人。

“看见”跟P.E.T.中的沟通技巧——倾听,在本质上有共通之处,是一种放下头脑中的固有评判,以一个开放的心态,愿意去了解和体会那些发生在对方身上的事情,以及由这些事情而产生的感受。

在亲子关系中,我认为“看见”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愿意放下固有的评判。

P.E.T.书本的译序处有一句话说:“爱,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想。

”这句话里说的“想”,就是父母头脑中早已预设好的、那些对孩子行为该怎样的一切想法和期待;而这句话里的“是”,就是去看见你眼前这个真实生动的孩子,比如,他有着怎样的生命状态、他有着跟你多么不同地方、他又有着哪些不够主流的个性,等等。

每一次,当真实的孩子与父母的期待出现差距时,其实都是一次很好的彼此“看见”的机会,同样,这也是对父母最具考验的时刻。

所以,这份“看见”,并不仅仅只对孩子,父母对自身的“看见”,甚至来的更加有价值。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都说:孩子是来引领父母成长的天使。

正是因为,养育中的很多琐碎的焦心时刻,都能成为父母反观自身的镜子,去探究这些时刻中潜藏着怎样的自己,去看见并了解真实的自己。

可以说,父母只有懂得如何“看见”自己,才会真正知道如何去“看见”一个真实的孩子。

从坦诚表达中寻求“亲密”

如果说“看见”是建立真实关系的第一步,那么彼此能够坦诚表达,便是关系走向亲密的方式。

在夫妻关系中,很多时候彼此对于表达各自的需求,是有很多的障碍的。然而,需求若被长期压抑得不到满足,这股强大的情绪能量,是足够让一段亲密关系渐行渐远的。

就像我上面提到一样,随着妈妈这个身份的变化,在我的内心产生了对老公既有需要又不知道如何处理的别扭感。时间一长,这种感觉会让我一边对老公不能读懂我的需要而愤怒,一边又着急挫败于自己除了摆出一副“我才不要”的伪清高样外,别无他法。

所以,现在回想起来,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亲密关系都因为无法坦诚表达需求、合理表达情绪,更做不到互相分享彼此的感受,而陷入“我对你错”的僵局中,虽亲近却根本无法亲密。

P.E.T.的表达技巧,很关键的一步在于坦诚和开放自己,真正领悟并接受这点,我却走了4年多的时间。

从责怪老公不能满足自己需求的愤怒、到尝试一点一滴去向老公说出自己需求的恐惧、再到品尝过经由敞开分享而获得的新经验的欣喜,在我面前开始逐渐展开了一条借由亲密关系通往了解自己的道路。

有一次,我讲课回家晚了,又累又饿的从城市的一头赶回城市另一头的家。好不容易终于到了家,看见老公正在厨房准备晚餐。

我满心开心的走到老公面前,搂住他的脖子对他说:真是赶死了,现在终于到家了。

原本脑海中设想的接下来的剧情,比如老公回个大大的拥抱,或是老公贴心的一句安慰,全都没有发生。

实际却是,在我话音刚落之后,老公生硬的掰开了我的双臂,略带麻烦的口气对我说:行了,我在做饭呢!

当下,委屈又尴尬的我,心里已经开始掀起情绪的波澜,在即将陷入“我才不要”、“我对你错”的旧有模式中时,我问自己:我有怎样的需求?又有怎样的情绪?除了愤怒和指责外,我可以怎么做才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于是,当我看见自己的需求其实是寻求亲密与链接,而非制造更大的问题时,我坦诚的向老公做了进一步的表达,也正是选择了重新表达,老公也有了机会让我了解他当下推开我的原因。

在彼此的表达中,达成谅解和理解。

我对老公说:一路急忙赶回家,又累又饿,看见你和想想都在家等我,我一下子就放松了,所以那个时候就特别想放松的靠在你身上。可是你却推开了我,这个动作让我心里难过了很久……

这一次的重新表达里,没有激烈的攻击,只有真实的袒露;也没有冰冷的防御,只有敞开的寻求链接。

所以,在我这次话音刚落后,老公大大的张开了他的双臂,认认真真的将我揽入怀中……

我想,夫妻关系中每一次这样“危险”时刻的化解,甚至转变为促成亲密的养料,彼此间坦诚的表达和分享,必不可少。

从问题归属中学习“界限”

学过P.E.T.的人,都会对它的“问题归属原则”印象深刻。

这个原则,教会父母如何梳理和区分生活中常常纷繁如麻的问题——它们的源头出在哪里,该由谁来负责,并且如何负责?

用一句话来说,谁有需求未被满足,并因此产生了某种情绪,他就需要为自己现在所遇到的问题负起责任。

虽说这是一个简单易懂的问题归属概念,却极大的颠覆,甚至震动了我原有对关系的认知——有界限的关系,才会长久和温暖。

多年来,我一直以为“好”的关系,是你我不分,我的问题是你的问题,你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这才叫“肝胆相照”的亲密无间。

然而,在我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尤其当了妈妈之后,这样的认知却在那几年里,给了我狠狠的痛击。

我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家庭和原生家庭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我也不懂除了多年养成的当父母关系的“调解员”之外,我还有能有其他更清明的选择、我也不懂如何在隔代养育的分歧中,获得人们口中“温柔而坚定”的力量……

然而,这些“我不懂”,却在我认识了P.E.T.的问题归属原则之后,渐渐的都懂了。

在某一次父母冲突,习惯性又想拉我进一方阵营的时候,我清晰表达了自己的界限,

我对他们说:

我认识到自己其实无法负责你们关系中的好和坏,更无法站在一方去指责另一方,这只会令我自己陷入困境。如果你们愿意向我倾述你们各自的烦恼,我也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你们需要的支持。

天知道,在我第一次“违逆”父母,说出这样的话时,我的内心是紧张和害怕的。

然而,说完过后,我将不再需要负责他们关系中的所有问题时,我的全身又是多么的轻松和有力。

面对养育问题上的“越界”,我也逐渐在其中找到了关键因素——只有你自己内心笃定,并愿意为自己的养育行为负责时,你才有底气接住他人打着“为你好”的控制和干涉。

所以,在慢慢磨合的隔代养育问题中,我也曾经明确的向父母表达我的观点,我说:

每个人对待养育孩子的想法和方法会不一样,不一样并不代表谁对谁错。但是如果总是互相排斥,恐怕只会让养育问题更为复杂。所以,我希望我们两代人之间即使做不到互相认可彼此的方式,起码也去学着基本的理解和尊重。

是的,要清晰表达自己的态度,划清关系中的界限,的确很难。有时,这种难,能让你想一想都害怕的内心颤抖而退缩。

似乎表明自己的立场、分清问题的归属,是一种对关系残忍的拒绝,也是对传统家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思想的挑战,更是对哪怕不那么顺利,也要坚持做自己,自我负责的恐惧。

然而,对于我来说,我却从点滴这样的改变中品尝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悦。

界限,并不是人际关系的终点,反而它是健康关系的起点。

试想,假如在每一段关系中,彼此都能知晓自己的限度,又能通过清晰真实的表达和沟通,来建立相互了解和尊重,不越界也不被越界,这样的限度,其实一点也不缺少温度。

写在结尾

遇到很多妈妈,有小到孩子还是几个月大的妈妈,也有孩子已经成年上高中的妈妈,每一个人,在揭开自己与孩子、乃至与家人关系所埋藏着的那些“问题”时,无一例外不沉重的失声痛哭。

这份情感之所以沉重,因为它包含了太多由母亲这个身份而勾起的内疚和自责,委屈和愤怒……

这也正是这些妈妈们,走进成长团体,想要获得支持的原因。

我在她们的身上,“看见”了曾经自己的影子,也深深的“看见”了每一个人的无力和彷徨。

正是这份“看见”的链接,让我对这些妈妈们,多了一份理解和慈悲。

她们都那么努力的做着,然而依然困在其中:想爱,却又不敢爱、想爱,却又不懂爱、想爱,却又不能爱……

回望自己这些年成长的路,有感慨也有笃定,我对自己说:你走过了你原本以为走不了的路,而且你还将继续走下去,虽然还是会有困难,但是你已经知道,这不仅正常,你还有了面对它的勇气。

这些年,P.E.T.教会我的事,虽不多,但却够用这一生。

“看见”,它是一个人需要学习的能力;“亲密”,它来自于每个人心底深处的渴望;而“界限”,它是一个人心灵得以栖息的家园。

封面|源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P.E.T.工作坊 | 廖敏5月P.E.T.非盈利工作坊报名进行时!

P.E.T.工作坊 | 笑笑&阿扎非盈利联合教学工作坊开始报名!

P.E.T.工作坊 | 曹雪6月P.E.T.工作坊开始报名!

P.E.T.工作坊 | 张琳&翠翠6月P.E.T.双讲师工作坊开始报名!

P.E.T.讲师班 | 中国西区第十届P.E.T.讲师班招生简章

P.E.T.讲师班 | 中国西区第九届P.E.T.讲师班招生简章

Y.E.T.讲师班 | 中国西区第二届Y.E.T.讲师班招生简章

T.E.T.讲师班 | 中国西区第三届T.E.T.讲师班招生简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