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夏丏尊看来,写作总得先从习作开始,先把基础打好,文从字顺,条理清楚,然后再转入写书信、写报告之类的应用文,而小说创作之类的文艺作品,则又应该放在应用之作的后面,因为里面的文学性更强,有着修辞、人物、情节、布局各方面的综合,更不易写好。但是,就《文心》、《文章讲话》诸书,这些书基本上大多数作者,特别是受传统影响较深的作者来说,却认为一个人写东西时应该考虑到读者,想到别人是否看得懂。

夏丏尊写作法

夏丏尊写作法

夏丏尊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早年赴日本留学,返国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暨南大学等校任教。教学之余,从事文学创作,写些散文。但他的主要精力,却都投入在如何教学生阅读和写作等教学问题上。

民国十五年他与刘薰宇合作的《文章作法》出版,这本著作对如何作记事文、说明文、议论文、小品文等,都有详尽的论述。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他又与叶圣与叶圣陶合著《文心》一书,其中以故事和对话的方式,教学生们如何写文章,涉及到题目与内容、修辞、推敲等多方面问题,深入浅出,颇有新意。后来又与叶圣陶合作出版了《文章讲话》一书,其中除了《开头和结尾》出自叶圣陶的手笔,其他如《句子的安排》、《所谓文气》等篇,均出自他的笔下。由于夏丏尊在写作方法问题上有着一系列、一整套的论述,这里无法逐一展开,只择其要者,大致概括为四点。

第一,写作分三种,而习作是基础,先得写好。夏丏尊与叶圣陶合著过《文心》,专讲文章作法,其中有《习作创作与应用》一文,出自夏丏尊之手。在这篇文章中,他把写作分为三种,即:习作、应用之作和创作。如学生在课堂上所作的命题作文,即为习作;我们平时所写的书信,便是应用之作;而如果有意识地去写一篇小说之类的文艺作品,便是创作。这三者的性质也各有不同,用夏丏尊的话来说:习作只是法则与手腕的练习;应用之作只是对付他人和事物的东西;创作才是发挥自己天分的真成绩。

在夏丏尊看来,写作总得先从习作开始,先把基础打好,文从字顺,条理清楚,然后再转入写书信、写报告之类的应用文,而小说创作之类的文艺作品,则又应该放在应用之作的后面,因为里面的文学性更强,有着修辞、人物、情节、布局各方面的综合,更不易写好。他曾说:三者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习作,习作是练习手腕的基本工夫,要习作有了相当的程度,才能谈得到应用,才能谈得到创作。

近来有许多青年想从事创作,我知道诸君之中,也有这样的人。如果想创作,非先忠实地在习作上做工夫不可。学绘画的先在形象及色彩上用功,学文章的先求文从字顺,熟悉种种文章上的普通法则。习作是一切的基础,应用之作和创作都由习作出发。平心而论,夏丏尊对习作、应用之作和创作三者之间关系的论述,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对这三者顺序的排列,大体上也比较得当。

第二,如何发现题材?夏丏尊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深切地感到,学生写作文,首先碰到的就是一个题材问题,不少人觉得题材难找,无从下笔。于是,夏丐尊又启发道:题材的发见,并非一定是难事。能够留心,随时随地都可发见的。诸君平日在街上行走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事件,平时读书或独坐,会起各种各样的心念和情感,这种时候,事物的新鲜的意味会电光似地忽然自己投入到头脑里来。随时把它捉住了就是题材。

按照他的意思,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题材,就看我们平时是否留心,是否善于发现和捕捉。如果学会了这个本领,我们就会感到有许多东西可写,并且还会作一些选择,尽量选一些与主题相关的题材去写。所以,题材未必都是惊心动魄的大事,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小事,寻找题材并不困难。

第三,写文章不必面面俱到,可有选择地写。夏丏尊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着无限的内容,任何一件小东西,如果要写得周遍无遗,听凭你写几十万字也写不尽。”在这种前提下,他特地写了《文章的省略》一文,认为写文章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详写和略写。

他说:凡是一种事件,方面很广,内容很庞杂,作者只能选写一部分一方面,其余让读者自己去补足想像。有许多事件,像战争之类,不实写,表达的效果倒反完全,挂一漏万地写出来,事件本身就倒反会有欠缺的。接着,他又以绘画为例,认为绘画中的“空白”有时反比画出来更好、更有味,此意义基本与作文相同。夏丏尊认为文章的省略可分三种:字面的省略,意义的省略,事件的省略。究竟该如何省略,要由写文章的人视情况而定了。

第四,写作文时要考虑到读者和读者的心情。自现代派文学流行以来,有些作者写文章强调是给自己看的,别人看得懂看不懂与己无关,福克纳也主张作者写东西时脑子里只有作品,不要老想着读者。

但是,就《文心》、《文章讲话》诸书,这些书基本上大多数作者,特别是受传统影响较深的作者来说,却认为一个人写东西时应该考虑到读者,想到别人是否看得懂。夏丏尊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在《关于国文的学习》中有《关于写作》一节,其中就谈到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他说:阅读的文字。诸君当执笔为文的时我们写作文字,当然先有读者存在的预想的,所谓好的文字就是使读者容易领略,感动,乐于候,第一,不要忘记有读者;第二,须努力以求适合读者的心情,要使读者在你的文字中得到兴趣或快悦,不要使读者得着厌倦。在夏丏尊看来,我们写东西,不仅心里要装着读者,而且要努力使自己的文字“以求适合读者的心情”,不要让读者嫌弃或厌倦。这是夏丏尊的写作态度,也是他的写作经验和方法之一。

在如何写作和写作方法问题上,夏丏尊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而且自成体系。这种全面性和完整性,恐怕也只有叶圣陶、朱自清等少数人能与他相比。正因为如此,这里无法将他的体系全面加以论述。只是就我们写作中通常碰到的问题,简要地谈论一下,难免挂一漏万,旨在使大家对他的写作思想和方法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如大家有兴趣想作进一步的了解,则可去读他的《文章作法》、《文艺论》都是为在校读书的大中学生而写的。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