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4日,“宇宙之王”斯蒂芬·威廉·霍金永远离开了我们,去了他的理想国。而这一天正是另一位世纪伟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去世139周年的忌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霍金出生的当天,也正是伽利逝世300周年的忌日。也许世界天才的命运总是相连在一起的。从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开始,现在宇宙学的大门就开始缓缓地为我们打开。而霍金正是将爱因斯坦宇宙学深入发展并取得巨大进步的代表性人物。

霍金曾以其惊人的想象力和严谨的科学推理,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并大大发展了宇宙学。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才使得现代宇宙学能够快速发展并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投身于宇宙学事业,为人类去探索遥远的深空,了解宇宙的起源。

有人说:“虽然很多人依据霍金的宇宙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霍金本人却从未得到过诺贝尔奖。这不是霍金的损失,而是诺贝尔奖的损失。”霍金怎么想,我们无从知晓。但你能对一个心怀宇宙的去诉说诺贝尔奖的重要性吗?也许霍金懂得,上帝现在给予他的年华,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种馈赠。宇宙和哲学的统一才是他此生的终极目标。

霍金17岁便考入了牛津大学。后因其优异的成绩而转进入剑桥大学。然而正是在他风华正茂,准备在宇宙学方面大展身手的时候,却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细胞病。医生告知他:“你最多只有两年的生命。”我们无法得知当时21岁的他内心是怎样的痛苦。但是这位敢于遏住生命咽喉的青年,硬是在上帝的眼皮底下夺回了53年的光阴。有一位女记者曾觉得霍金因为被轮椅束缚而失去了太多的东西。霍金答道:“我的手指还能活动;大脑还能思维;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亲人和朋友,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一种人生境界。卞之琳 在《断章》中写道:“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霍金之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初见霍金,还是在小学的课本上。那时小老本真的是被霍金强大的生命力深深震撼到了。现在,霍金已离我们远去,也许他并未远去,只是存在在宇宙的某个角落,继续着自己未竟的事业。因为他舍不得这个宇宙,这是他的家,也是他的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