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看过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或者影视作品的朋友们,都知道周瑜是一个心胸狭隘,忌贤妒能的典型人物,后来被诸葛亮三气而死,所以便有了“三气周瑜”之说。当然了,这也是《三国演义》全书中最为精彩的故事之一,同时也是脍炙人口的传世篇章。但绝非历史事实。

那么历史上的周瑜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周瑜(公元175年—公元210年),字公瑾,汉末东吴儒将,庐江舒县人,汉族。洛阳令周异之子,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周瑜率东吴军与刘备军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逝世,年仅36岁。

说到这里,周瑜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如果按照小说《三国演义》来说,周瑜先是受了诸葛亮的两次气,然后又负箭伤,最后又被诸葛亮所气,终于气死了周瑜。那么历史上的周瑜到底是不是真的被诸葛亮气死的呢?

笔者可以告诉大家,周瑜绝对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周瑜是病死的。据《三国志》记载:孙权和刘备皆想对西川下手,后来,周瑜向孙权提出了战略方案,孙权接受了周瑜的建议。于是,周瑜为出征赶回了江陵,准备好了一切,启程出发,不料却半途染病,死于巴丘(今湖南岳阳。亦说死于庐陵巴丘,今峡江县巴邱镇),一代儒将就此画上了人生的句号,死时年仅三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不由令人叹息!

后来,孙权得到周瑜病死的消息后,异常悲痛,并且穿素服举哀,还亲自为其送丧。

《三国志》还记载:“周瑜是一个气量非常宽宏,性情大度的人。”并非小说《三国演义》中那样心胸狭隘,忌贤妒能的人。宋代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说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见周瑜的风度。

不管怎么说,对于周瑜的死,我们必须尊重史实,《三国志》也明确记载了周瑜是病死的,至于后人说周瑜气量狭小,忌贤妒能,后来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则纯属小说家的虚构,不足为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