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信息社会,电子产品用多了,很多人提笔忘字,错别字现象是很普遍,其实写个错别字也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在封建王朝,写错一个字,后果可是很严重的。在乾隆时期,官员写错一个字,乾隆将一个尚书处斩,2个总督赐自尽,3位巡抚革职查办,数百官员降级,甚至2个皇子永不叙用。

这个事情发生在乾隆初期,其最爱的皇后孝贤皇后去世,乾隆十分的伤心,茶不思饭不想,可见感情深厚。但是这时候,翰林院写的皇后册文呈到了乾隆面前,乾隆打开一看,顿时火冒三丈,为啥呢?因为在这个册文中,将“皇后”二字,满文译成了“太后”错了一个字。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错了个字改过来不就行了。

但是此时伤心欲绝的乾隆却是雷霆震怒,立刻下旨让刑部处置其刑部尚书阿克敦,很多人估计不懂了。这翰林院出的问题,为啥找刑部尚书啊。其实啊,当时的翰林院是由刑部尚书阿克敦监管的,这下活该他倒霉了。这刑部的官员那也是头大啊,这审理自己的最高长官还真是头一次,怎么审理简直很难把握。

而在乾隆的严厉要求下,为了平息乾隆怒火,这些官员仗起胆子给阿克敏判了个绞监候,按理来说一个错别字,这个罪已经很重了。但是报上去后,乾隆很不满意,你刑部敢徇私?立刻下令刑部全部官员全部革职或者降级处理,而阿克敏直接判秋后问斩。

这可是闻所未闻啊,一个错别字,即使是办成文字狱,也不该是这么严重啊,可是这还没完!当时有项制度就是皇后大丧期间官员100天内不能剃头,以表示哀悼。但是之前的几代也没认真执行,因此,很多官员也没当回事。但是,在一次大型的朝会,各地的督抚都来参加的时候,乾隆却发现有人剃头了,这下火药桶又开始爆炸了。

其中两位总督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湖广总督塞楞的头剃的蹭亮,还抹了油,乾隆直接下旨,赐自尽。什么?你没听错直接自尽,这两总督稀里糊涂,莫名其妙的,不情不愿的自尽了。而还有3位巡抚湖南巡抚,湖北巡抚和浙江巡抚,因为剃头了当场革职查办永不叙用,其他的小官员凡是剃头了,全部革职。

而且这件事情还牵涉到了自己的两个皇子,对不起两位皇子永远与皇位无缘了,永远排除在储位之外,这事算是闹大了。不过从这也可以看出来,乾隆皇帝对这位皇后的感情,容不得半点不尊敬。而因为一个错别字的血案,堪比后来的文字狱,简直叹为观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