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起读红楼梦》系列第十六篇

刚写完上一篇,就又对红楼梦第二回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就是红楼梦的魅力,先衔接一下我上篇的内容,当我再次读红楼梦时,我没有选择一百二十回的通行本,而是选择了八十回的带脂批的版本。所谓脂批就是在古本里面有带脂砚斋的批语,脂砚斋有很多学者说是和曹雪芹有着一定关系的人,也是有证实看过八十回之后的人,因此红学者对脂砚斋的批语比较重视,虽然在传抄过程中也掺杂进去很多非脂砚斋本人的批语,但有一些批语还是值得去参考的。

在红楼梦中第一回第二回的主要出场人物是一僧一道和甄士、贾雨村,红楼梦的前五回就像一个书的总纲,相当重要,因红楼梦八十回之后的内容遗失,因此这个起到总纲作用的前五回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整本书其实都没有什么多余的画蛇添足之笔,前五回更是一字一句都没有多余的。

然而就在前第一回第二回中,一个甄士隐的名字【脂批:托言将真事隐去】,我觉得没有那么简单,然而脂批又累赘了一句让人不解[脂批:真 后之甄宝玉也借此音],我认为甄士隐和甄宝玉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在后面内容里写了甄家在贾家之前已经被抄,贾家就是甄家的影子(很多学者共识),那这个甄士隐会不会是甄宝玉?一个落魄了的甄宝玉,在书中我们看到有几句内容是关于甄家把一些财产挪到了贾家隐藏,我们在看看甄士隐,书中介绍是一个乡宦,显然是一个已经没有俸禄的人,就是政府已经不给他发钱了,全靠自己的存款,因为我们看到在他家被烧之后,投靠丈人家时,就已经摆明,没有新的收入,全靠吃老本,这和甄宝玉家被炒之后找一个地方靠一点积蓄生活很容易说得通。

我们再看这一段,贾雨村见到一个破庙,遇到一个又聋又哑的和尚,庙门上的那句对联: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原文:雨村看了(对联)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我也曾游过这些名山大刹,到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来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也未可知。何不进去试试。[脂批:随笔带出禅机] [周汝昌注:翻筋斗的意思是:谓历尽尘累而彻悟]走入看时,只有一个聋肿老僧在那里煮粥,雨村见了也不在意。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便出来,意欲到那边村肆中沽饮几杯......。这一段第一次看简直就是多余的,没有任何意义,但当你读到脂砚斋的批语,你就会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脂批: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既证之后的人(既证是佛教语义即圆满的意思),两个已经死了只有宝玉还活着,这个老僧就是这三人的其中一个,那这个就是贾宝玉。

曹雪芹前两回的内容有一种时空重叠的手法在里面,就像我们经常所说的平行世界那样的感觉,这等结构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佩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