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朝代更替频繁,史上统治最久的王朝也仅800百年而已,每个王朝都是经过经过辛苦的打拼才能建立起来,但是灭亡,也许仅仅就是一夜之间。

周文王建立周朝天下800年

所以自古皇家就有“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说法,封建皇帝权力至高无上,自然很多人都心心念念的想取而代之,所以每朝每代都有造反的人,每个朝代的灭亡,史学家会总结出很多原因,从政治、文化、经济、民生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其实这件事以我的观点来看很简单,每个朝代的灭亡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以下4类人导致:

第一类人:权臣。

权臣无疑是能导致王朝覆灭的一类人,官职一般是宰相、大司马等能够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和兵权的人,他们位高权重,很多人事任命都是自主主张,从来不向向皇帝汇报,这就导致了很多重要关口全是自己的人。

他们造反一般是选择在老皇帝死后新皇帝刚即位之时,新皇还不稳定,这时候他们会发动政变或兵变,迫使皇帝禅让皇位。

符合这个特点的最出名的当属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他深受皇帝信任,官居要职,却趁机废除幼帝柴宗训,自己黄袍加身,自立为帝,从此成了皇帝,成功逆袭。

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第二类:宦官。

这类人仅次于权臣,他们分布在皇宫内院的每个角落,掌握着朝中一切动向,什么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因宦官大多是自小净身送到皇宫内院,无儿无女,所以皇帝对他们比较放心,很多事情交给他们去处理,这就导致了宦官开始掌权,朝中的大臣都不敢得罪他们,如果得罪了他们,就会遭到他们的报复,给皇帝打小报告,甚至栽赃陷害,有些权力达到巅峰的宦官很多事不给皇帝汇报,他们自己就直接任命官员和掌握生死。

这类人尤其是在明朝发展的最为严重,很多朝中大臣士大夫都投靠宦官,在明朝光宦官机构就有:镇抚司、东厂、西厂、内厂等等机构,这在之前都是史无先例的。这类人玩弄权力,滥杀无辜,结党营私,严重的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明朝宦官机构:东厂

第三类:后宫。

后宫干政严重影响了国家发展,虽然历朝历代都“有后宫不得干政”的明文规定,但是这对于那些强势的后宫几乎是不起作用的。

一般都是皇后、太后的级别、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和皇帝幼小或懦弱有关,一般皇帝懦弱,就会出现皇后干政的情况,皇后身后大部分会出现外戚的影子,皇后大部分是出身名门世家,

或权臣之家,这是一种政治绑架的手段,皇帝不敢得罪权臣,也就任皇后任意妄为,有时候皇帝的圣旨都不如皇后的懿旨好使。

皇后干政例子数不胜数,例如:刘邦的媳妇吕雉,干政就比较厉害,建立汉朝后,马皇后杀死韩信等忠臣,太后干政的事情更多,慈溪太后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刘邦媳妇皇后吕雉

但干政最严重的当然是武则天,这位不仅干政, 直接自己称帝了,当了皇帝,但是这个皇帝当的还不错,治理的国家风调雨顺,最后还还政于李唐,算是个完美的结局。当然后宫干政对国家的害处还是比好处多的。不然历代皇帝也就不会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了。

女皇武则天

第四类:外戚。

这类人通常指的是皇帝妃子或者皇后的娘家人,一位女子无论出身高低,只要嫁给了皇帝,女子父亲就是国丈,女子兄弟就是国舅,一家人都成了名符其实的皇亲国戚,加上国丈,国舅很多还是权臣,这样身份更加最贵,朝中很多趋炎附势之徒自然更加巴结,很多外戚不甘终为人下是因为他们之所以能够荣华富贵是因为有皇后或者妃子在朝中受到宠爱,但是终有一日皇帝会厌烦或者死去,到时候他们只能让位给别人了,所以他们就想改换门庭自己当皇帝。

这类人比较成功的当属王莽他走的路线就是家族女子入宫-宠妃或皇后-小皇帝、太后摄政-重用外戚-外戚篡位,一般用禅让方式,王莽的篡权当属成功了但是由于他治理无方,最终又失去了政权,仅做了15年的皇帝,就被赶下台。

王莽篡位15年

看完这篇文章有人会说原来皇帝经常说的:“此乃天意”,其实这并不是天意,而是这4类人的意思?

上天指引

其实这4类人只是影响朝局最多的4类人,归根结底还是皇帝自身的原因,皇帝幼小、皇帝懦弱、昏庸等原因导致了这4类人有了发展的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