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甲状腺癌患病率不断上升,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也日益增多。甲状腺切除术后个别患者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手术并发症,患者和家属心里都要有个数:

1、术后喝水呛咳:

这是由于手术中对喉上神经造成一定损伤所致。术后早期即出现喝水呛,但喝粥或者吃干的食物,或者粘稠的食物则没有症状,这种现象两周内可以自动好转消失,所以无需担心。

2、术后声音嘶哑:

这是由于手术中造成一定程度的喉返神经刺激、牵拉、钳夹甚至切断损伤所致。通过治疗一般2个月到半年时间方可恢复,有的人一年以后才恢复声音,少数人有改善,不能完全恢复。

a.可以服用黄氏响声丸,1-2个月;

b.口服B组维生素,经常含服金嗓子喉宝或者草珊瑚含片等润嗓含片;

c.进行呼气发声练习,即深吸气后快速呼气同时伴有发“呼”的声音,目的是锻炼声带功能。

d.局部热敷;

3、术后脖子紧,切口无知觉:

手术后切口处经过层层缝合,术后组织愈合过程中由于是瘢痕愈合,所以切口处会3个月内越来越紧,感觉有点勒紧的症状,术后3个月后瘢痕增生期逐步过去,这种现象逐步减轻至消失。

切口处皮肤无知觉是由于皮肤神经被切断了,需要3-6个月时间逐步恢复。可以进行切口处皮肤热敷。

4、切口上方肿胀,个别有肿块:

术后皮下会有一定程度肿胀,而且切口缝合处会发硬,这属于正常现象。有的人会觉得切口正中处有一个硬包,一般情况下可以做一个超声检查,如果皮下没有积液,这可能是由于甲状腺术后切除了气管前方的柔软甲状腺,导致气管暴露在皮下,所以会觉得有一个硬包。

建议:患者术后不要总一个姿势低着头,适当活动脖子以减轻局部水肿。另外,切口肿胀处可以按摩来缓解。

5、切口处形成一个又红又硬又痒又痛的条形瘢痕:

这是切口处瘢痕增生所致。所以术后早期应该喷涂一些去疤的药膏,以防止瘢痕形成。

对于瘢痕体质的患者,建议术后6天开始同位素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的瘢痕,可以涂抹一些美容类的含激素的药膏来缓解痒或者刺痛。

也可以做一个小手术将切口瘢痕切除,重新缝合,然后再采取去疤的措施。

6、术后嗓子干痒,堵得慌或者感觉总有东西:

由于麻醉插管对气道是一种损伤,术后气管插管出瘢痕愈合。同时由于手术后创面的瘢痕愈合会对气管产生局部压迫作用,造成术后哽噎感。

a.可以做局部用25%硫酸镁湿热敷

b.也可以做针灸和理疗。

c.含服金嗓子喉宝或者草珊瑚含片等润嗓含片。

d.如果有黄痰,建议口服头孢类抗生素。

对于患者来说,

做了手术还远远没有结束,术后的定期复查也必不可少!!!

血液检查--甲功五项

由于手术切除了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甲状腺组织,人体自身生产甲状腺激素的能力减弱或完全消失,就需要通过口服甲状腺激素制剂来补充身体缺乏的甲状腺激素了。药物究竟吃得够不够,指标控制的情况怎么样,这些都需要通过定期检测甲功水平来了解。

对于一部分甲状腺术后患者,控制TSH值还可以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性。

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需要侧重复查不同的项目:

髓样癌患者--关注降钙素&癌胚抗原

降钙素(CT)由甲状腺滤泡细胞旁细胞(就是传说中的C细胞)分泌,主要与体内的骨代谢和血钙浓度调节有关。由于甲状腺髓样癌细胞由C细胞变异而来,因此它也具备分泌降钙素的作用。

如果甲状腺髓样癌术后出现降钙素的异常升高,则预示着可能存在肿瘤细胞残留或复发的可能性。

癌胚抗原(CEA)是人体内的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主要与大肠癌、肺癌等恶性肿瘤有关,但部分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也可能出现癌胚抗原升高,所以可以将它作为甲状腺髓样癌术后观察的指标。

甲状腺旁腺疾病患者--关注血钙、血磷

甲状腺癌全切手术中有时不可避免地可能引起甲状旁腺损伤、误切或血供受影响,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功能障碍,从而出现面部、手脚麻木或抽搐等低钙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需要通过补钙来缓解症状。

对于此类患者,术后复查需监控甲状旁腺激素和血液中钙、磷的含量,对治疗提供评估依据。

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

由于甲状腺区及颈部淋巴结位置表浅,通过B超可以对局部残留、复发或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形态、性质等进行初步的判断。

同时,B超检查费用较低,不存在任何辐射,因此也是甲状腺癌术后监测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