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扬名天下的桃花岛原来真的存在

金庸笔下扬名天下的桃花岛原来真的存在

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离我们而去。整个华人圈的金庸小说爱好者们都用不同的方式悼念了老先生。大侠虽已不在人间,但他建立的那个原本虚构的武侠世界却早已与祖国的大好山河融为一体,天南海北都能寻到些许踪迹。

安澜园——大侠儿时的故乡记忆

陈家洛是金庸先生创作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的主人公,而书中陈家洛的祖宅安澜园也是鼎鼎大名。书中曾细致描写道:“陈家洛到得家门,忽然一呆,他祖居本名‘隅园’,这时原匾已除,换上了一个新匾,写着‘安澜园’三字,笔致圆柔,认得是乾隆御笔亲题。旧居之旁,又盖着一大片新屋,亭台楼阁,不计其数。”

安澜园位于浙江省海宁市盐官古城内,是一座古代著名的江南私家园林。初建于南宋建炎四年,由王沆所建,后来渐渐破败。明代陈与效在园子的遗址上复建,因园主号隅阳,故该园被称为隅园。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海宁,入住园内将其改名为安澜园,取“愿其澜之安”之意。并把安澜园仿建到圆明园中,令其名闻天下。现在,名园已成为遗址,仅留下些许遗迹可寻。然而,其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乃至清代政治上的影响极为深远。金庸先生自小长在海宁,对安澜园的描写也尤为详尽,相信这其中一定饱含了先生对儿时在故乡海宁生活的种种怀念。

金陵城瞻园寻宝

《书剑恩仇录》中金庸先生描绘出了心中的家乡记忆,而在第二部小说《碧血剑》中,作者则展现了明代末年金陵城的繁华景象。人人都知,金庸先生创作的第二部小说《碧血剑》的一大主线就是寻找金蛇郎君留下的宝藏。而男女主人公袁承志与温青青之间的感情也正是在南京城寻宝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第五回中,袁承志和温青青寻找的宝藏就在魏国公府,瞻园的前身即魏国公徐氏园林。书中写道:“袁承志和青青取出金蛇郎君遗图与房子对看,见屋中通道房舍虽有不少更动,但大局间架,若合符节。两人大喜,知道这座‘魏国公赐第’果然便是图中所指,按着图上藏宝记号寻索,原来是在后花园的一间柴房之中。”

瞻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域,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得名,被称为“南都第一园”。瞻园是明代王府,曾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府邸的一部分,清朝各任江南布政使办公的地点,太平天国时期为东王杨秀清王府。瞻园叠经明、清、太平天国、民国与当代,和江南多数园林一样,园貌历经变迁。

金庸笔下扬名天下的桃花岛原来真的存在

冬季的瞻园格外迷人。

瞻园坐北朝南,纵深127米,东西宽123米,全园面积251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园林绿化面积15500平方米。园内有乔灌木810株,竹类面积达400平方米。瞻园假山最负盛名,园中假山分为南北两组。山中还有著名的普静泉,水面清澈澄静,宛若明镜。石山体积虽大而中空,山中有瞻石、伏虎、三猿等洞壑全是人工堆叠而成,堆造之精、面积之大,确是巧夺天工。

除了瞻园,在全书开篇处作者还详细描写了南京城的浡泥国王墓。有趣的是,1956年,金庸创作《碧血剑》时,整个南京城也极少有人知道雨花台安德门外的天隆寺附近有这么一座“浡泥国王墓”。直到1958年5月,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对全市文物进行普查时,考古工作者发现在墓址附近一条水沟里的断碑上有“乐六年八月乙未 浡泥国王麻那惹”的文字,以及龟趺背上残碑刻有“浡泥国王去中国”和“葬于安德门外石子岗”等内容,方才确认,这座被民间称为“回回坟”的古墓,竟然是湮没了数百年的“浡泥国王墓”。

终南山下重阳宫

当然,在绝大多数武侠迷心中,《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的重要性都无法和金庸先生的成名之作《射雕英雄传》相比。无论是憨厚的郭靖、娇俏的黄蓉,还是脾气古怪的黄药师或是狠毒的欧阳锋都为人们津津乐道。这部小说留下了数不清的经典人物和著名场景。其中的许多重头戏都发生在终南山下的重阳宫内。小说中,主人公郭靖与黄蓉曾被困于此,而在之后的《神雕侠侣》中,郭靖又将杨过送入重阳宫学艺,杨过也在这里遇见了小龙女,最终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金庸笔下扬名天下的桃花岛原来真的存在

终南山下的重阳宫是全真教的祖庭。

重阳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祖庵镇,地处关中平原腹地,秦岭北麓,甘水之畔。南望终南,甘水出峪自东南而来,经重阳宫西北流入渭水。在历史上全真教与全真七子都真实存在,重阳宫是全真教祖师王重阳早年修道和遗蜕之所,也是全真教的祖庭,享有“天下祖庭”“全真圣地”之盛名 。因其弟子丘处机受到元太祖的器重,全真教在北方愈益兴盛。重阳宫从而成为全真教祖庭。这段历史也因为《射雕英雄传》的广泛传播而被人们熟知。

重阳宫鼎盛之时,宫殿楼阁达五千余间,道士近万人。至明清转衰,大部建筑渐废,直到1998年由侯宝垣等捐资上千万元修复的重阳宝殿和钟鼓二楼,重阳宫才有了今日的模样。重阳宫原有八十多块元代碑刻,现在仅留下三十多块,这些碑石都是研究中国道教发展史的珍贵资料。除了碑文石刻,如今重阳宫还保存有元代建筑“灵官殿”“七真殿”高台遗址;“玉皇殿”遗址。元代殿宇石雕柱基石和元代重阳宫掌教真人安放遗骨的石函等众多历史遗存。

距离重阳宫宝殿两千米处的活死人墓,是王重阳早年闭关修行之所,也是《神雕侠侣》中古墓派的所在地,小龙女从小生长的地方。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王重阳抗金失败后,他在南时村掘地穴居,达两年之久,因此被当地人称为“活死人墓”。墓堆至今还保存完好,一旁的碑石上刻着“活死人墓”几个大字清晰可见。

风陵渡口——杨过郭襄初邂逅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不但主角个个性格鲜明,就算配角也写得十分出彩,《神雕侠侣》第三十三回才登场的郭襄便是这样的角色。小说中,她天南地北地寻找杨过数十载未有所获,最后更是为了杨过终身不嫁,而风陵渡便是郭襄与杨过初次相见的地方。

风陵渡在山西省芮城县西南端,与河南、陕西为邻。相传这附近就是女娲陵墓的所在地,女娲姓风,故其陵墓为风陵,渡口也因此得名。风陵渡自古以来就是河东、河南、关中咽喉要道,向为兵家必争之地。魏国与秦国的古战场就在这里,东汉时的曹操讨伐韩遂、马超,西魏的宇文泰破高欢等著名战争,均发生在风陵渡。

风陵渡还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历史上一直以摆船渡河方式来连接陕豫二省交通。而今,一座铁路大桥将南同蒲路和陇海路连接在一起,把黄河天堑变为通途。1500米长的黄河大桥飞跨南北,连接黄河两岸。

金庸笔下扬名天下的桃花岛原来真的存在

在《神雕侠侣》中,风陵渡是杨过与郭襄初次相遇的地方。

想要见识黄河之美,风陵渡是极佳的观景之地。黄河流过河口镇后,为南北走向的吕梁山所阻,折向南流,奔腾于陕西、山西两省边界的峡谷之间。河水从壶口瀑布泻下后,出了龙门继续向南流,到潼关附近,因受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其中一条支脉华山所阻,折向东流,在这里形成了65度黄河弯,这在黄河沿岸是难得一见的景象。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断肠崖前忆故人。”这首诗是对《神雕侠侣》中郭襄与杨过之间有缘无分的情感写照;如今也成了许多武侠迷前往风陵渡口观景凭吊的原因之一

光明顶上一览群山

金庸先生在他武侠小说中描写了许许多多江湖会战,而《倚天屠龙记》中的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无论从影响力还是其人数规模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世界中都可排进前五。

光明顶在何处?就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金川乡搁船尖风景区内,隶属天目山脉。这里是陈硕真、方腊、朱元璋三次发动明教起义的总舵遗址,相对完整的明教民俗小型社会遗迹在这里处处皆是。主峰搁船尖因是明教圣地,故被人称作大光明顶。

金庸笔下扬名天下的桃花岛原来真的存在

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六大门派决战光明顶的场景插图。

以大光明顶为主体的搁船尖风景区,总面积为600平方千米。现在开放的景区面积为20平方千米,根据其地理位置和特色划分为10个景区。各景区天然成趣,别具一格,各擅其胜,美不胜收。景区内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展垂钓、攀岩、森林天体浴、野战探险等户外有氧运动。白天,游客不仅能欣赏到景区内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参加各种户外活动。晚上更能欣赏“天门夜不关”的大自然夜景奇观。

大光明顶的风光,令无数文人骚客为其倾倒。梁武帝在游览此处“石门九锁”的奇观后,留下新安大好山水6个字。宋代大儒朱熹自书一联曰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百世圣贤心。范蠡、朱熹、刘伯温、胡雪岩、胡适、陶行知等名士硕儒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扬名天下的桃花岛

若要说因金庸武侠而扬名之地,自然绕不过桃花岛。桃花岛是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下辖的岛屿,位于东海之上,面积41.7平方千米,岛上有兔耳岭、花果山和桃园美景,有世外仙境之称。桃花岛原本寂寂无名,但在《射雕英雄传》中,这里是一代宗师东邪黄药师与他女儿黄蓉的居所,加上景色绝美,小岛一下子成为了众多书迷心中的“朝圣之地”。岛中心的大佛岩,是桃花岛岛主黄药师的主要活动场所。其间的清音洞更是成为黄药师藏《九阴真经》和关押老顽童的石窟。近年来成千上万的金庸迷来到这座神秘小岛上,寻觅小说中的蛛丝马迹。

金庸笔下扬名天下的桃花岛原来真的存在

央视版《射雕英雄传》曾在桃花岛上取景拍摄。

除了文中所述的景点,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也遍布许多名山大川。攀上峨眉山时,有几人不会想到创建峨眉派的郭襄,狠绝的灭绝师太以及身不由己的周芷若?许多人原本不知恒山到底在何处,却知道那里有一个仪琳小师妹日日盼着她的掌门归来。人们来到华山,遍寻不到令狐冲的思过崖,华山论剑的出处,相关单位更是专门为此辟出景点来圆书迷们的一个武侠梦。

金庸先生笔下的小说,一字一句都透露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而他心中的侠客梦也已烙进了这江山之中,二者虚虚实实融为一体。

金庸笔下扬名天下的桃花岛原来真的存在

文章选自《凤凰品城市》2018年12月刊

金庸笔下扬名天下的桃花岛原来真的存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