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五个方面,你就明白为什么钱会花在那些地方

文/AllenHai 昂道金融

只要生活,据离不开消费,吃饭穿衣、电影旅行,购房买车等消费无处不在。特别是近几年各种节促销,与其说是过节还不如说是购物狂欢。同时各种消费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信用卡、花呗、白条、分期等工具在便利消费的同时,也让人们不知不觉陷入了消费还贷的漩涡。对此,有些人稀里糊涂,有人小心翼翼。特别是对家庭来说,整个的消费支出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有的家庭宽裕、生活自在,有的则比较拮据,不敢过多消费。

一般来说,影响家庭消费有五个因素:家庭收入水平、消费品价格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家庭生命周期以及消费观念影响。这五个因素在控制着人们的日常消费流向和结构。

比如说,收入水平。收入高的家庭则想购买的商品或服务都可以轻松获得,特别是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不论是数量和质量都可以提高。而收入水平低的家庭会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相关的支出比例增多,其他电影旅游等精神方面的支出比例相对来说较少。

第二,消费品价格影响会影响家庭的实际支付能力,从而在消费种类方面出现变化,比如这月鸡蛋涨价而黄瓜等蔬菜降价,你就有可能会少买鸡蛋而多买些蔬菜,这个决策一般是下意识的,最多会在月末记账发现在某一方面支出变多,另一方面支出减少了。

另外,价格变动会引起你的储蓄与消费比例发生变化。比如,在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较多,或者人们预期将来物价会大幅度上升,就会产生“储币不如储物”的消费心理,从而减少储蓄,转向将收入中的大部分用于消费,引起对耐用消费品需求的增加。相反,如果物价水平较低,或者人们预期物价水平会下降,也会导致现在的消费支出向后推移,影响消费品类。

第三,家庭成员多了,用于支出的消费就会增加,人均消费额就会降低。近来的二胎政策开放,也让人们切实体会了,新添人口对家庭经济和生活的影响。另外,家庭中成员的年龄、职业、民族、性别等都会影响支出消费的方向和种类。比如小孩的玩具、图书,老人的医药医疗支出,成人的职业服装、工作书籍等方面的差异支出,都会有所不同。

第四,家庭生命周期是影响家庭消费和储蓄的一大影响因素。美国学者罗姆·马克金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独身、新婚、满巢l、满巢Ⅱ、空巢、丧偶独居六个阶段,那么,在这六个阶段家庭消费支出自然会有不同的特点。

无疑,单身阶段更多消费花在个人需要上,比如够买新衣服、看电影旅游等娱乐以及学习方面。另外有理财意识的人也会开始进行储蓄。而在新婚时期则由单人变为两人,支出也会多样,因结婚买房、买车等大件支出,之前的积蓄有可能花光甚至背负债务。之后满巢期则主要在孩子教育养育支出和老人赡养方面,此时尽管收入增加但支出也在进一步扩大,大部分家庭可以达到收支平衡,但还有一部分家庭会因收入、意外和理财方面出现透支,举债生活。之后的空巢和丧偶等人们开始步入老年,此两个阶段,子女结婚时会迎来一个财务支出高潮以及晚年医药护理方面的增加。这两个阶段处理不好可能会因失去收入和子女赡养不到位而出现生活困难。

第五,消费观念会影响家庭消费支出的总体方法。比如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会在学习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生活环境好的家庭会在娱乐消费方面花费宽裕,节俭意识强的家庭会注意节约,减少在需要金额大的方面消费,比如在奢侈品方面的支出就会减少。这里的奢侈品包括化妆品、iPhone等3C、手表皮包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