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刽子手是古代对于从事直接处决犯人,执行死刑的人的职业的人的一种称呼。但很少人愿意去干这件工作,尽管报酬比较高。

以前的刽子手为何要用钝刀?是为了多砍几下折磨人吗?

干这行的人认为“砍头的是刀不是人”,所以死去的人的亡灵甚至冤魂会聚集在刀上“以前冤案比较多”,拿着这把砍人的刀就是晦气之刀,没有人愿去碰,磨刀就是要帮助砍更多的人,被看为助恶积邪,所以花再高的价钱也是很难请到磨刀匠去磨砍人的刀,而刽子手自己也不愿意去趟这趟浑水。

在我们印象当中和电视里,刽子手都是杀人一刀KO,可由于习俗和地域的不同,还有说法是真正的刽子手是不用钝刀的,都是砍人砍多了砍钝的,或者砍卷刃了,直接换刀,还有在中场停下来换刀的,有的刽子手用刀用习惯了,不愿意换,钝了,所以有的砍一刀不死的。

刽子手要遵守的规定也不一样,大部分的刽子手都认为必须将刀磨锋利,一刀解决。

在清咸丰年间,沿海地区抓捕了50多名海盗,在刽子手行刑的时候,有一个海盗砍了十多刀都没有砍下来,到最后要用锯子给锯断,所以在偏远地区,没有太多的讲究。刽子手在古代地位都很低,因为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是晦气的行业,积累了太多的命债,所以基本很难受到人的尊重,大多都无儿无女,孤独终老。

有时斩监官或者大恶之人民意不想让犯人痛快的走,而慢慢的折磨,刽子手就故意用钝刀,一刀下去没事,但会被吓的大小便失禁,绝对比有事更可怕。

以前的刽子手为何要用钝刀?是为了多砍几下折磨人吗?

还有就是要听命于斩监官的,想给你痛快就给你痛快,想让你慢点死就让你慢点死,毕竟是打工的。

就比如慈禧太后斩六君子,在用刀方面就用了一把名为“大将军”的刀,当天行刑时,刽子手拿着“大将军”,这刀与人们常见的刀具不同,此刀让人不寒而栗的是它的“钝”,它是清朝最“钝”的刀。按照大清的律例,杀平民一般用快刀,杀官员用钝刀,官越大,刀越钝。侧面看出慈禧有多恨他们。

这么“钝”的刀下去回事什么感觉呢?当时的六君子之一杨深秀开的头刀,一刀下去,血不停地往外冒,头没断,与脖子藕断丝连的,不能一下子死去,一刀下去其实也看不了多深的刀口,这样就要反复的的多砍几下,最后几乎就是连砍带锯才算完成。

以前的刽子手为何要用钝刀?是为了多砍几下折磨人吗?

还有就是美国的传教士李遹声的夫人露西在其回忆录《一个美国人在中国的旅居》中有过具体描述:话说当时安庆的安徽总督的一个小姨太对基督教感兴趣,所以露西经常去总督府见面聊天,有一日,露西的佣人告诉她,她见过一次因砍头,刀不锋利,砍了15刀才将犯人的头砍下来。这一问题让露西感到愤怒和恐怖,于是她找到总督大人,而总督大人也就此给他讲解了为啥刽子手不愿意磨刀的原因。

其实这主要都是因为迷信,因为在安庆人都迷信砍头刀因为经常砍头,所以,刀上带有非常多的阴气和冤魂,因此,在安庆没有人愿意给砍头刀磨刀,都不愿意碰,害怕因为给砍头刀摸到了,从而将自己送进鬼门关。

所以,在安庆,再钝,都没人愿意去磨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