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儿子从三岁开始这半年多白天爱哭闹,晚上醒了有时也会无理取闹,比如前晚醒了三次,第一次说什么听不清还要叫我清楚重复,第二次叫我拉好他的睡裤,结果这样拉那样拉还是哭闹收尾,第三次叫我站在床上把床单弄平,又不准我弯腰。平时讲道理都懂似的,一哭闹啥都不听。

这样的情况是不是也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生,你是否也为此疲惫不堪呢?其实如果孩子到了三四岁,还是以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这就说明家长培育方法不当,孩子养成了爱撤娇的毛病。要知道,每一个孩子不是天生爱哭闹的,多半是家庭影响造成的。尤其是在敏感期的孩子,如果孩子一擦破点皮就大哭,父母就心疼地说:“呀,可怜的宝贝,怎么又受伤了?”

孩子一哭,家长马上就去哄,并满足一切要求,让孩子受到过度保护和娇惯,这样很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哭能得到一切。像独生子女、体弱多病的孩子以及爷爷奶奶带养的孩子,尤其容易养成爱哭闹的毛病。随着孩子的长大,在他还没学会忍耐的本领之前,一旦他想要什么,就会习惯性地哭闹。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哄孩子、迁就孩子,孩子的爱哭闹的毛病就很难改正。如果孩子只是为了某些目的而向父母哭闹,这个时候父母必须严肃对待,努力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目的,不要心软,不舍得让孩子哭,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不喜欢爱哭闹的孩子,他的这种行为是没有用的。

面对孩子提出来的各种要求,父母千万不要一味答应或者是直接回绝,应该问清楚情况,了解孩子提出要求的原因,如果孩子有合理的要求提出,你就需要满足他,如果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的要求,就要耐心给孩子答复,而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也要让孩子明白你为什么拒绝他。

等到孩子情绪稳定了,父母就应该引导孩子如何让正确表达情绪。千万不要在孩子还在大哭大闹的时候试图跟他讲道理,要知道这是没有用的,这个时候的孩子是什么都听不进去的,主要还是要让孩子自己明白,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应该老是哭闹,要学着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同时必须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随心所欲的事,如果你还在纠结于孩子爱哭闹,还不如着手培养孩子的忍耐力,这才有助于孩子真正改掉一想要什么就爱哭闹的毛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