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共同创造的过程,我讲故事,你和我一起玩耍,这样才能让彼此信服。”

  文/小于

  夜色正浓,今晚我们不妨来一起听听米歇尔·欧斯洛所讲述的睡前故事——

  《Les contes de la nuit(夜幕下的故事)》

  2011年发布的《夜幕下的物语》,影片入围了第61届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也是参加竞赛的唯一一部动画片。而豆瓣上的评分亦有8.1分,这说明这些床边故事可真是受大众欢迎啊。

  来自法国的动画巨匠欧斯洛所创作的某些作品里的人物几乎都是扁平的黑色,甚至五官有时也难以明辨。但是当这些影子行动的瞬间,观众们的脑海中便只有这些人物们的悲欢离合了。

  

  米歇尔·欧斯洛

  

  “我在讲故事,我也没有隐瞒我在讲故事这件事。”

  欧斯洛导演的这种创作理念从他1979年创作的第一部作品《三个发明家》里便有所体现,此片于1979年获得了具有“英国奥斯卡”之称的英国电影学院奖。

  《三个发明家》讲述了同为发明家的三口之家,在惧怕变化的世俗的眼中是怪胎,所创造的东西被看做是对社会规则的破坏以及对宗教的亵渎。

  而最后当他们三人驾着蒸汽汽车在城里展示的时候,城里的人怒气冲冲地追赶着三人,三人躲进了自己的房子里,但最终却被城里的人放火烧死了。

  感谢月月字幕组提供片源和翻译

  这是一个残酷的故事,但是温柔的作者在最后给了观众最好的安慰——“不,这不是真的。这绝不会发生,也不能发生”。

  最后设置了一个拿着摄像机的小人

  《三个发明家》在最后很明确地提醒观众,创作者是在讲故事这一事实。一般而言,讲故事的人为了让听众能够陷入故事之中,都会尽量地将讲述这个动作隐藏起来,但是欧斯洛导演却毫不在意。通过这样的提醒,观众们得以从故事中抽离,能以一定的距离去审视这个故事,从而思考这个故事对于自身的意义。

  这样的设置很有意思,到后面制作剪影作品的时候甚至就直接在故事的开头说,我就是在讲故事。延续这一传统的《夜幕下的故事》当然也不例外。

  这是一部由六个“枕边故事”组合而成的剪影动画。夜幕下,老人、男孩和女孩三个人聚在一起讨论故事的走向,通过查阅各地的资料,制作出与故事相符的场景和服饰,一个个奇妙的故事就此诞生。

  下面就以这部作品里的一个小故事《永不撒谎的男孩》为例,看看欧斯洛导演是如何讲述一个故事的。

  感谢人人影视字幕组提供片源和翻译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永不撒谎的男孩。男孩为国王照顾一匹名叫梅隆吉的马,梅隆吉会说话而且跟男孩感情深厚。

  同时,异国国王与公主来访。公主也带来了一匹会唱歌的马。

  推荐去听听这匹会唱歌的马的歌声

  国王觉得这不算奇迹,他觉得为他照顾梅隆吉的男孩才是最不可思议的存在,因为男孩从来不撒谎。异国的国王不信,于是两个君主各用半壁江山打赌男孩究竟会不会说谎。

  公主觉得让男孩说谎很有意思,于是负责去欺骗男孩。她打扮成流浪者,留宿在了男孩的家。

  而后两人渐生爱意,但公主仍旧实行了她的计划。

  她假装患上了不治之症,需要梅隆吉的心脏来医治。男孩不忍心下手杀死梅隆吉,但梅隆吉知道了他的心意,于是在它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之后,它吃下了毒草死去了。

  男孩十分悲伤,但为了他爱的女孩,他仍旧将梅隆吉的心煮好了给了女孩。但因不忍看到梅隆吉的心被吃而跑出了屋子。但当他从屋外进去看他爱的人是否恢复了健康的时候,他发现女孩已经消失了。

  翌日,男孩被传召去见国王说明梅隆吉的近况。男孩犹豫了一下,终究将实情说出。

  最终故事如何发展?建议大家到后台回复「睡前」看一下~

  这其实是一个很残忍的故事,所以在故事的开演之前本来讨论融洽的三人对这个故事有了分歧,最不情愿的便是扮演公主的女孩。

  但三人最后还是达成一致了。

  当与他人一同协作的时候,意见相左的事情常有发生。正是由于导演在此安排的纷争,让这三个创作者变得生动起来。

  这个时候,观众或许会忽然忘记这三个创作者事实上都是被创造出来的。所以,有观众问导演,作品中的那位老先生是不是导演本人的化身的时候,欧斯洛导演回复说:“不呢,如果你觉得那个主角很年轻很帅,那个才是我。但是生活中我也希望能变成很善良很棒的一位先生,能像电影里的老师傅一样给大家以指导。”

  创作者故意让观众看出这个故事不是真的,使得观众与故事之间有了一定的距离。但创作者在里面所代入的情感是真实的,正如作品中同是创作者的女孩所说的:“这虽然是戏剧,但我演的时候是完全投入的”,而观众应该在与作品相距的空间中加入自己的想象。这也是欧斯洛导演所坚持的,因为“这是共同创造的过程,我讲故事,你和我一起玩耍,这样才能让彼此信服。”

  “我想和所有人分享这种对于世界的新奇”

  在故事题材的选择方面,欧斯洛导演很喜欢公主和王子的故事,而他笔下的公主和王子,都是那么勇敢果断地跟随着自己的心意进行选择,因而所有的故事都有着让人心安的结局。

  在他看来,公主和王子是“理想的女性和男性的形象。典型人物的性格非常纯洁和勇敢,不会向命运屈服,有批判性的眼光,不轻信他人。”

  米歇尔·欧斯洛导演

  欧斯洛导演从各国的神话传说中选取故事,并对其进行改编。

  2000年的《王子和公主》中便有改编自《青蛙王子》的一个小故事,但与原来故事不一样的是,王子本来就是王子,和公主亲吻之后才变成了一只癞蛤蟆。

  《公主与王子》海报

  而在这个故事中,公主吻了王子,王子变成了癞蛤蟆,王子想再被吻从而变回人。但此时公主就不愿意了,于是变成癞蛤蟆的王子就跳起来去吻公主,结果公主变成了鼻涕虫。这样,两人每吻一次对方就变成一种动物。最后,变成猪的王子吻后变成公主,变成牛的公主变成了王子。

  导演坦言道,“这个故事看起来幽默,但其实很有社会学意义。我作品里的公主和王子都会有一些信息带给公众,哪怕好像是一种玩笑的方式也会传递一些信息出来。”

  除了对公主和王子的着迷之外,欧斯洛对于所有的文化都抱有极大的兴趣。上文提到《永不撒谎的男孩》便是一个来自西藏的故事。在故事的开演之前,希尔老爷爷给他的伙伴展示了西藏相关的一些图片,这一些在之后的故事里面也有所展示。

  图为曼荼罗,意译为坛场,以轮围具足或“聚集”为本意,指一切圣贤、一切功德的聚集之处,是僧人和藏民日常修习秘法时的“心中宇宙图”。

  在作品中,充满宗教意象的曼荼罗变成了宫殿的背景

  佛像唐卡

  唐卡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

  作品中被借用成国王的形象

  汉人贵族妇女的装扮

  公主的装扮参考了上图汉人妇女的部分装扮,骑马入藏可能参考了文成公主入藏。

  苏联藏学家,尤里·尼古拉耶维奇·罗列赫画作

  作品中以罗列赫画作为基础,绘制西藏绵延的雪山

  从以上所列的图片可以看到,欧斯洛的作品中杂糅了许许多多不同文化的元素,而且其运用纯熟,在作品中浑然天成。

  而他的这种广泛的兴趣来自他自身的成长经历的影响。欧斯洛导演六岁到十二岁期间与父母一起在非洲几内亚生活,少年时期的他便处于不同文化的影响之中,这使得他对不同文化有着天然的兴趣。而这对于他的创作影响很大,其最直接的产物便是深受非洲童话影响的“叽里咕系列”作品(《叽哩咕与女巫》《叽哩咕与野兽》《叽哩咕与男人和女人》)。

  《叽哩咕与男人和女人》的截图,3D的屋顶与2D的人群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叽里咕系列”中使用了3D技术,但在作品里呈现出来的却是很多人诟病的“假3D”效果,但这“假3D”却正是导演想要的效果。

  在欧斯洛导演看来,技术是他的玩具,故事才是他需要认真去对待的。而他也将在未来展现更多美好的故事给观众们,这其中便有一个来自中国的故事。在他接受的许多访谈之中,他提到了他将要做一个名叫《梦的情人》的中国故事。

  真是让人期待啊!

  参考资料(推荐阅读):

  [1] 阿作, Zoey. 米歇尔·欧斯洛,爱用中国剪影讲故事的法国动画界“国宝”大师[EB/OL],外滩THE BUND,2017[2018-02-04].

  http://cinephilia.net/55892

  [2] 焦旸. 法国著名导演米歇尔欧斯洛访问我校法国文化中心[EB/OL],2017[2018-02-04].

  http://news.ccsfu.edu.cn/info/1006/1292.htm

  [3] 李萌. 米歇尔·欧斯洛的剪纸剪影动画:翩翩起舞的剪纸[EB/OL],文艺报,2017[2018-02-04].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120/c404093-29038376.html

  [4] 夜幕下的故事[EB/OL],豆瓣电影,2011[2018-02-04].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5938000/

  [5] 米歇尔·欧斯洛短篇作品下载合集[EB/OL],百度贴吧,2015[2018-02-04].

  https://tieba.baidu.com/p/3956054479?red_tag=1573308433

  - END | 动画学术趴 -

  

  |清美吸猫动画毕设|绘梦动画专访|“B斯卡”大赢家|《美食大冒险》|中国唱诗班新作|《精灵旅社》导演|七灵石动画|学术趴网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