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shopping越来越“看心情”,但商场却变得越来越无趣:超市+百货+影院+餐饮.....走进任何一个购物中心,这些业态已成标配。另一边,你有没有发现,近两年文创商业火得一塌糊涂!去台湾、日本的文创类商业地产的考察团是一波又一波。

两个看似不相干的现象,却指向同一个趋势:“千店一面”成常态,不仅让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也使各商业项目陷入客流、资源的激烈争夺中。

大批商业地产运营者们只能穷尽各种手段大打招商战、经营战、营销战!在这硝烟弥漫的战场中,“文创商业”出现在我们面前,开始在业内刮起了一阵飓风......

01

大陆文创学台湾,台湾文创学日本?

文化创意商业包括文化创意零售、特色餐饮、剧院式商业空间、展览空间等多种模式,他们将文化创意与商业结合在一起,打造一种独特的商业体验空间。

▲海峡导报驻台记者刘强/图

学习台湾的文创商业,一定绕不过诚品。

诚品,源自希腊文的“eslite”,意为“精华”。1989年,第一家诚品书店开张,初期以人文、艺术、建筑书籍为主,200多平米的书店加上精品、艺廊等约700多平米的附属区域。

2010 年,“诚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专门定位于生活产业与文创平台,把人文和艺术,以创意的方式融入生活,经营各类文创产品。

如今,以书店为核心的全新一代文创商业购物中心已经成为内地频繁效仿的经典模式。

创始人吴清友总是重复一句话,“没有商业,诚品活不了;没有文化,诚品不想活,”可以说,诚品是为文创而生的,但其商业上的成功则是在经历了长达15年的亏损之后。

这份苦难成为吴清友的一枚勋章,但试想,如果他生在当下,一切都快到令人窒息,消费者是否还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他的“开窍”呢?

而在文化与商业的融合上,日本堪称典范。为什么日本的文化产业总产值能占到GDP总值20%以上?实体商业永不衰落的生存之道是什么?我们从东京银座的三大重建商场中便可知一二。

艺术与商业有机结合的“六星级商场”

GINZA SIX是银座最大的购物中心,设计出自日本国宝级建筑师谷口吉生之手。草间弥生、谷口吉生、杉本博司......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也都在商场之中。

GINZA SIX还把日本的传统艺术“能乐”搬进了商场,由日本最大能乐流派观世流开设,很多表演者是文化遗产指定保持者。

GINZA SIX演绎出充满品位和调性的“新奢华主义”,满足了高品位消费者的体验需求。

▲东京银座地区最大的商业设施GINZA SIX内景 新华网记者/马平摄

纳入现代科技与交流空间的“社交商场”

GINZA PLACE以12层“透射雕刻”的白色编织状外观构造特立独行于银座,聚集了Sony和Nissan等创新的尖端产品,以及艺术画廊、餐厅、咖啡馆等文化及社交属性强的业态,可以举办画展、路演、小型演唱会、小型聚会等活动。

用细节俘获少女心的“女性商场”

MARRONNIER GATE GINZA主张扩大女性消费群范围,提供“不过分但贴近生活”的高品质商品、环境与服务。它就像一个心思缜密的“暖男”,时刻关注着来访女性消费者的喜怒哀乐。

比如,商场设有“拍照间”与“修整室”。在一间粉色的拍照空间可通过特设的SNSnap设备直接拿到照片并分享到社交媒体。在没有干扰的修整室里,宽阔的空间与柔软的沙发,女性朋友们可在此享受片刻的宁静。

▲重庆改造闲置老旧楼宇,打造楼宇产业经济。新华社记者陈诚/摄

02

三重门,玩转文创商业

文创商业的门道到底在哪里?

定位上,锁定“价值观”。在物质发达的当下,对消费需求而言,已经到达了“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阶段。

文创商业相较于标准化的连锁品牌,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身特色。而切实将“文创精神”贯穿于始末,不仅仅止于皮毛效仿,应是底蕴的自然流露

因此,“文创商业”发展的系统策略格外重要,精准把握住“价值观”定位,吻合目标客群的内心诉求,在繁多的业态品类中筛选出契合定位的品牌,打造独特的氛围及环境,通过持续性运营及活动,激活文创品牌的创意更新及创作灵感,孵化出更多文创品牌,才能做好“文创商业”。

业态及品牌上,讲求形散而神聚。我们很难将文创商业按照常规方式归类于某种业态,因为其大多为“跨界”经营,看似无迹可寻,实际却都不偏离价值观的核心标签。一店如此,一个大型的商业综合体更应如此,要有核心和灵魂。

跨界所需要的,远不止单纯地将空间放在一起,将各品类产品陈列上架那么简单。因为空间其实是充满奥妙的,人们在不同空间、从事不同活动,感受到不同的氛围,比如我们在佛寺、教堂和KTV,感觉是全然不同的。

文创商业尤为强调触动人心,所以营造空间的人需要懂心理学、伦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所有和人有关系的东西,制造空间的戏剧感,满足人的表演和观赏需求,让消费者在空间中找到趣味性、共通感和归属感。

▲2009年6月,海口骑楼老街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图为游客在海口中山路骑楼老街参观游览 。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运营上,要实现可持续的“创造力”。文创商业植根于文化,繁盛于创意,长久于经营。

最初,人们在不打烊的诚品书店,翻阅繁华都市日益稀缺的人文情怀。如今,诚品形成了独特的“复合式经营”,从一家书店开始,逐步延伸经营触角,把人文、创意、艺术、生活融入商业,最终形成了一个“生活产业与文创平台”,并且让消费者能够共同参与。

“诚品是台湾人的集体创作,爱诚品就如同爱一个不曾发现过的自己”,吴清友如是说。

为此,诚品不惜成本地为顾客提供各种福利,包括演讲、座谈、表演、展览等活动,内容则涵盖文学、戏剧、舞蹈、美术、环保、烹饪等领域,这种活动目前每年大约会举办4500场。

所以,保持创意的持续与新鲜,是文创商业最大的挑战。

03

不想成为地标的文创,不是好商业

纵观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往往都是文化创意产业最集中和发达的区域,独特的文化底蕴,让城市更加富有活力,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而城市中的文化地标则集中体现着这座城市的气质。

虽然消费者在文创领域的消费与日俱增,但是文创商业整体还处于摸索阶段,仍在模仿与创新中徘徊,未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头部企业,反而由于经营者缺乏对传统文化和零售本质的深刻理解,导致市场繁荣的同时暴露出不少问题,很难让“情怀”落地变现:

一种情形是顾客觉得新鲜有趣,但不一定会为之买单,另一种情形是顾客“喜新厌旧”,新鲜劲一过,商家的红红火火很快就成为了恍恍惚惚。

风口已至,但选手水平参差不齐。此时,具备国际视野、拥有区域优势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将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04

结语

消费升级,“购物”不再是商场的唯一表达方式,而是通过运用文化、艺术、科技与商业跨界融合,打造成为包罗万象的“景点”、承载精神生活的场所,所以,中国实体经济若想真正脱离百城一面、百店一面的乏味和陈旧,文创商业一定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而落脚点则是生活。

文创遇见商业,犹如为给商业加了块糖,给生活加了点料,不求大而全,只求小确幸。让消费者自在地体验独特的城市人文空间。

创意点亮生活

设计美好人生

创意设计

一个有温度有格调的公众号

合作、投稿:[email protected]

微信:culturezhejiang

微博:@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