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圆溜溜、亮晶晶的玻璃小罐往身上一吸,立刻出现酥麻的感觉,短短十几分钟就让人浑身舒畅——没错,我说的就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理疗方法:火罐疗法。

火罐疗法是利用点火燃烧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的拔罐疗法。该发利用负压,造成局部充血、郁血来治疗疾病。所用的火源,以往多采用小纸条点火,称投火法。如《本草纲目拾遗》载:“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近代多用酒精点火。以镊子夹住蘸有95%酒精的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一转,随即退出,迅速将罐口罩在应拔罐的部位上,称闪火法。

2016年里约奥运会“飞鱼”菲尔普斯身上的火罐痕迹让全世界见证了这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火罐疗法

一、拔罐历史

唐代时有病人被蛇蝎叮咬,大夫就会利用负压原理,用煮热的竹筒来拔毒疗伤。发展到清朝,大夫已经熟练掌握跟现代类似的“内病外治”的拔罐术,器具也开始衍生出陶瓷罐、金属罐等等。但这些罐子不是难以携带就是导热过快,而且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无法观察器具内部皮肤的变化。

直至19世纪末期,我国玻璃生产工业开始蓬勃发展,终于出现了沿用至今的玻璃罐。玻璃罐用耐热玻璃制成,肚大口小、造型美观,可以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罐具。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还出现了一系列新型拔罐器,比如无需明火的真空拔罐器、电罐等。

二、火罐疗法的作用

火罐疗法以杯罐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去罐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之吸附于皮肤,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使毛细血管扩张,通过机体的调整以通畅气血,宣散邪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同时火罐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机理: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加速体内废物、毒素的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力,增强局部的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

三、火罐的适应症

火罐疗法适用于感冒咳嗽,肺炎,哮喘,头痛,胸胁痛,风湿痹痛,腰腿痛,扭伤,胃痛,疮疖肿痛,毒蛇咬伤(排除毒液)等病症。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又应用于肺痨、内湿等内科病证。如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提到火罐气“罐得火气合于内……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现在妇科、伤科也常运用,且与针刺配合应用,是自我保健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火罐疗法

四、拔火罐的正确操作

在临床上,拔火罐的标准操作是这样的:

1. 用镊子夹一小团棉球,沾上适量95%的酒精,棉球需干湿有度,太干易火力不足,太湿酒精下滴易出事故

2. 罐口斜下,点燃棉球,尽量不要让燃着的棉球碰到罐口,以免烫伤或烧伤皮肤

3. 棉球伸入罐的底部绕1-3圈后抽出,并迅速拔上,拔罐时要做到稳准轻快如病人感觉灼热、疼痛难受,应立即起罐。

同时,还要注意拔罐场所温暖避风、拔罐时间长短有度(通常10-15分钟)、根据所拔部位脂肪肌肉的情况选择大罐小罐等等。

五、所有人都适合拔罐吗?

拔罐虽好,禁忌人群也不少:

儿童慎用:儿童皮肤娇嫩,机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能否拔罐、如何拔罐,都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孕妇、经期妇女慎用:孕妇如果拔罐不当,可能造成流产风险;经期拔罐可能会导致月经过多。

老年心脏疾病患者禁用:拔罐时皮肤在负压下收紧,年老且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在这种刺激下可能会诱发心脏疾病,因此禁用。

其他:肿瘤、血液病,高血压病发作期、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皮肤破损有瘢痕处及皮肤病患者不宜拔罐。

六、普通家庭可以自行拔罐吗?

如果健康人以养生保健为目的,在家自行拔罐是可行的,但一定要注意安全。推荐使用真空拔罐器,这种拔罐器不需使用明火,可以避免烧伤烫伤或是火灾危险。

文/康复中心 张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