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穷人为何“借衣不借鞋”?“破鞋”的由来曾有多个版本

  古代穷人借衣服穿并不少见,但鲜见的是“借鞋”,即所谓“借衣不借鞋”。这是因为鞋子太便宜,草、麻都可以用来做鞋,没有借的必要。所以,古代的草麻鞋别称叫“不借”。

  过去,作风不好、不守礼数的女人被称为“破鞋”。对其由来,已故学者胡考在其小说《上海滩》中有这样的说法:“北方人所谓的破鞋,其实指的是农村的土娼。因为实在穷不过,****的衣裳是向别人借的,惟有一双鞋子没有办法借,只好仍旧着自己的破鞋,这就是破鞋的来头。”此外,“破鞋”一词由来还有另一版本,据说源于北京过去的八大胡同,一些为穷汉子提供性服务的暗娼、私娼,往往在自己居室外挂一只绣花鞋作为标记。时间一长,绣花鞋就成了“破鞋”,破鞋遂成一种特指。破鞋,在北京人嘴里,又被称为“破大货”。

  然而,也有人对上述两种说法提出质疑。认为“破鞋”一词的出现应是古人性崇拜的变异概念,在古人眼里,鞋是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征,是一种重要的性文化符号。这种“性符号”的产生,或与上古周朝始祖后稷的身世有关。后稷的母亲是帝喾高辛氏元妃姜嫄,姜嫄踩了巨人脚印而受孕生下后稷。此即《史记·周本纪》中所谓,姜嫄“践之(脚印)而身动如孕者”一说。

  鞋在古人特别是古代女性心目中,一直与性、婚姻联结在一起。现今被视为“中国鞋”的绣花鞋,在古代常被作为一种定情、吉祥之物来使用,在唐宋时已成风俗。绣花鞋又叫“绣鞋”、“扎花鞋”,在晋南一带又称作“晋国鞋”。绣花鞋的出现传说与晋献公有关,他在完成晋国霸业后,要求宫妃在鞋面上都绣上石榴花、桃花等10种花果图案。同时还规定晋国女子出嫁时要穿上绣了花的鞋,“绣花鞋”从此流行,成为古代中国女性的保留鞋款。

  实际上,绣花鞋并非汉族独有,在少数民族中也是传情之物。如毛南族的女孩与男孩子定情“坐夜”时,会赠对方“榄子鞋”;仫佬族姑娘在“走坡”时,则会暗测情郎脚的大小,做双绣花鞋,下次会面时作为定情物送给他。

  古代女性为何热衷“鞋卜”?红绣鞋“试打一个相思卦”

  鞋在古代还是一种占卜工具,即所谓“鞋卜”。鞋卜,在今天看来属于一种迷信,但古人颇为热衷。《****梅》第八回《盼情郎佳人占鬼卦,烧夫灵和尚听淫声》中,就提到了潘金莲用鞋占卜,盼西门庆来寻欢的事情:“盼不见西门庆到来,骂了几句负心贼。无情无绪,用纤手向脚上脱下两只红绣鞋儿来,试打一个相思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条,也有鞋卜情节,丈夫外出半年后未归,年轻妻子唱道:“黄昏卸得残妆罢,窗外西风冷透纱。听蕉声,一阵一阵细雨下。何处与人闲磕牙?望穿秋水,不见还家,潸潸泪似麻,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着红绣鞋儿占鬼卦。”至于古代怎么用鞋子来占卜,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占法。

  用鞋占卜或与缠脚有关,是流行于古代女性中间的十分独特的占卜形式,女人常用它来预测她们的丈夫或情人何时回来、是否回来。鞋卜是凶是吉,是好是坏,要看鞋头和鞋口的朝向。戏曲家李开先《一笑散》中的“鞋打卦”诗最后四行是这么说的:“不来啊,跟儿对着跟儿。来时节头儿抱着节头儿,丁字儿满怀,八字儿开手。”

  鞋卜在少数民族中间也很流行。广西瑶族过去有一种“合鞋”的订婚仪式,其中也是一种鞋卜:男女双方有意后,回家各做一只木拖鞋,如能配对,则合天意,否则不和。

  贵州新娘的“试鞋卜婚”更典型。过去苗族姑娘出嫁时一定要穿草鞋,这不是没钱买好鞋,而是要试鞋卜婚。选出一把又长又白的“糯米草”,请寨里那些父母健在、儿女满堂的人,给自己打出一双草鞋,出嫁时便穿着这双草鞋去夫家,回门时则穿这双草鞋回娘家。穿草鞋往返一趟后,便脱下来看鞋底、看鞋尖、鞋中和鞋跟的磨损情况,看哪一段先被磨烂,哪一段坚实无损,以此预测她一生中的祸福。作者:倪方六

  “金莲容貌更堪题,笑蹙春山八字眉。若遇风流清子弟,等闲云雨便偷期”。书中有诗为证,潘姓女子这么个风情万种的女人,外表长得不错,有几分颜色,看见年 轻俊秀的男子,心里就痒痒的跟猫爪子挠似的。可这能怪她吗?你若是朵鲜花,插在武大郎这坨牛粪上,你恐怕比潘姓女子还要花心。

  有预谋的邂逅

  话说有那么一天,西门庆吃饱了没事干,就上街溜达消食,突然天上掉下个细长的东西砸到了他脑袋,顿时吓出一身臭汗。西门庆是出来混的,知道“迟早是要还的”道理,所以,平时有三不出: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出门,不在行人稀少的地方出没,不去仇人经常光顾的茶社勾栏。今天来干娘王婆家喝茶,应该是安全的,怎么还是中了招?他定神一看,凶器是根晾衣服的竹竿,“肇事者”还是位美丽妖娆的女人,原本还想骂几句的,话到嘴边没蹦出来,“先自酥了半边”。

  女人正是潘姓女子。

  这天邂逅西门庆,据赵炎分析,绝非偶然事件。西门庆肯定不认识潘姓女子,但潘姓女子却一定早留意上西门庆了。西门庆是王婆茶馆的常客,貌似有些钱,在地方上还有些小名气,长得又不赖。制造“失手掉竹竿”事件,想必是潘姓女子蓄谋已久的,意在引起西门庆对自己的关注,凭自己的容貌和身体条件,男人焉能不上钩?除非是君子。

  武松是个试验品

  潘姓女子曾对自己的魅力做过测试。她选择了谁?其他男子,我们不清楚,但书中描写的,武松是第一个。在男女之事上,武松绝对是个君子,当他感觉到了潘姓女子的“风情月意”、“雨恨云愁”时,就深深的存了防范之心。

  潘姓女子在他肩膀上捏了一把,他就“五分的不快”;潘姓女子随口说:“叔叔,你不会簇火,我与你拨火,只要一似火盆常热便好。”他就“八分的焦躁”;潘姓女子请他喝半杯残酒(小潘喝过的),他就急了,“劈手夺来,泼在地下”,直斥“不识羞耻”。武松的反应有些过激,但潘姓女子的目的还是达到了:连武二郎这样的君子,在自己面前也尽显狼狈状,遑论其他男人?

  欲望驱动下越陷越深

  西门大官人被竹竿打中了,他虽说嘴上很客气,两只眼睛却一直在潘姓女子身上扫来扫去,分明是不老实,走的时候,起码给潘姓女子增添了七八次回头率。潘姓女子窃笑:这男人不是个君子。西门庆确实不是君子,闻到腥味就想吃鱼,赶紧花了十两银子,请王婆安排约会,于是,一场好戏上演了。演出场地就选择在王婆的家中,因为是邻居,从后门即可进出,不但有张大床,而且还避人耳目,比去宾馆方便多了。潘姓女子是被王婆“赚”来的,其实不用“赚”,她也会找借口来的,她心知肚明,一切尽在掌握中:自己才是导演。果不其然,猎物很快出场。

  不急,既然对手已在掌握中,表演还是必须的。

  看到西门庆与自己打招呼,潘姓女子“慌忙放下生活,还了万福”,显得很吃惊,比较淑女;西门庆也配合,开始不绝口地称赞潘姓女子心灵手巧,这是男人上钩的 前兆,潘姓女子自然知道,嫣然一笑说:“官人休笑话”,再淑女一下;当王婆提起“竹竿子”事件,暗示二人有缘时,潘姓女子脸红了,“那日奴家偶然失手,官 人休要记怀。”她居然会脸红!所谓女人脸一红,心里想老公,希望西门庆别太傻帽看不出来。

  王婆还在絮絮叨叨说西门庆如何如何有钱,真没眼力见儿,倘若换做别人,早借口溜号了。潘姓女子一边听王婆说话,一边就低了头缝针线,心里估计早骂开了,看来不有所表露,这个老婆子不会滚蛋。

  于是,干脆与西门庆眉目传情了一把,西门庆再次配合,赶忙拿出银子请王婆去买酒买菜,意思很清楚,你王婆再不走,今天咱们好事难成。屋子里剩下孤男寡女,干柴烈火的,怎么办?还不能急,女的太主动,会被人看成是荡妇,划不来,继续表演,不信眼前这个家伙不就范。“西门庆这厮一双眼只看着那妇人;这婆娘一双眼也把来偷睃西门庆,见了这表人物,心中倒有五七分意了,又低着头自做生活。”偷偷瞄一眼,然后再低头,这种形态描写,像极了羞涩的小女孩,男人少有能抵挡这一招的,西门庆这下子要玩完。

  要说那个王婆实在是欠揍,让她去买酒买菜,她还当真了,屁颠屁颠真的给买来了,什么叫好事多磨?这就是。既然买来了,那就吃喝吧,反正吃喝也不耽误功夫,酒还能乱性,增加诱惑强度。有诗为证:须知酒色本相连,饮食能成男女缘。不必都头多嘱付,开篱日待犬来眠。几杯酒下肚,什么话都好说,说了年龄说家庭,距离拉近了,相见恨晚了,难解难分了。就剩下最后一层窗户纸,看谁先捅破。到底还是潘姓女子厉害,故意把筷子掉在地上,“也是缘法凑巧,那双箸正落在妇人脚边。”

  显然不是“凑巧”。西门庆被欲望驱动而昏了头,居然到桌子下面帮忙捡筷子,顺便捏了一把潘姓女子的脚。这就够了,你禁不住诱惑,那就摊派吧。潘姓女子笑着说:“你怎么这样罗嗦?真的想勾搭我?”西门庆早神魂颠倒了,就等这句话,忙着赌咒发誓,潘姓女子便主动将西门庆搂抱在怀里。剧情发展到这里,导演就该歇菜了,因为后面的情节大家完全可以凭想象,再诉诸于镜头,难免儿童不宜。自打《水浒传》流行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西门庆勾搭了潘姓女子,其实不然。西门庆实际上就是一只有缝的蛋,潘姓女子才是那只扑棱着翅膀叮蛋的苍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