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贫困户成致富带头人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天全县鱼泉乡青元村依托优势发展方竹产业助农增收致富

连日来,在天全县鱼泉乡青元村的竹林里,随处可见繁忙的劳动景象。绵延起伏的竹海里,随处可见村民打竹笋的身影。顺着畅通的林区公路,一车车鲜竹笋送往天南海北。

9年前,作为距离天全县城10多公里的乡镇之一,当时的鱼泉乡是远近闻名的穷苦之地,群众过着家家种玉米、户户得务工的艰辛生活。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乡青元村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打通林区道路,因地制宜建成13000亩林竹基地,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将竹笋贩卖变成钱。

“好几年没外出打工了,这就是我们的‘绿色银行’。”青元村一片竹林里,笋农马明照一手握着竹笋,一手舞着镰刀,不一会儿,一根根白白净净的竹笋就从笋壳中露出来,接着就是冲洗、生火、焖煮……靠着竹产业,马明照不仅顺利“摘帽”,还发展起了竹笋产业项目,生活越过越红火。

马明照在洗竹笋

野笋移回家

走上致富路

马明照家住天全县鱼泉乡青元村3组,一座小青瓦房掩映在方竹林中。后山上,分布着2万多亩野生方竹,是鱼泉乡远近闻名的“金山”。但几年以前,同样的山却只能成为这里“穷山恶水出贫民”的注脚。

那时,年富力强的村民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挣钱,只剩下儿童和老人留守家中。每年入秋之后,只有极少数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到后山打野笋回来兜售,贴补家用。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销售渠道等影响,村民靠山吃山的增收道路越走越窄。

面对这种情况,鱼泉乡开始探索规模化发展产业之路,通过垦荒、改种等方式改造传统方竹林,将野生方竹移栽在自家的田间地头。一时间,山坡上、田埂上……只要是方竹能够生长的地方,当地群众都进行了移植和补栽。

22日,刚走进青元村,就看到满身是泥的马明照背着一袋竹笋往家里走。“我刚摘完几百斤竹笋,现在要回家把它们煮出来,一公斤可以卖5.6元,平均一天要赚两千元左右。”

然而,两年前,马明照还是青元村的贫困户,由于家里缺乏劳动力,缺乏产业支撑,生活很困难。如今,他不但脱了贫,还走上了致富奔康的道路。从挂牌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马明照的脱贫故事在青元村几乎人人知晓。

“以前经常在外打工,现在有了产业项目,已有七、八年没出去过,一家人算是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2008年,马明照和其他村民开始将野生方竹挖回家种植,并不断扩大种植规模。“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全乡更是掀起产业发展热潮,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种植了方竹。

从此,马明照结束了打工生涯,开始过上了稳定生活。“现在全年收入差不多有10万元,生活是越来越好过了。”

延伸产业链

发展有盼头

在青元村,绵延的茶叶、方竹层峦叠翠;公路像白丝带盘绕山间,连接着市场,带来无限商机。

“青山绿水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鱼泉乡党委书记唐军说,生态资源是鱼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鼓励群众发展方竹产业,当时各级党委政府投入了数百万元的产业专项扶持资金,还完善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

去年在青元村,农户通过近40多天的竹笋采摘时间,一半的农户纯收入达到两万元以上,有的种植大户收入能达到四五万元,就连种植小户也有近万元的收入,全村竹笋产业产值更是达到了300万元。青元村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青元村生态好,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马明照说,种植方竹,有人指导,有人出谋划策,省心不少,风险也小了很多,增收致富信心更足。

“方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现在,很多地方也开始种植方竹了,市场竞争会越来越大。”在马明照家中,唐军和乡、村干部讨论起深入发展方竹产业,延伸产业链的问题。

“我们的思路不能只停留在干笋加工这样的初级阶段,还要着重于方竹产品的开发,如开发开袋即食的红油鲜笋等,进一步挖掘方竹发展潜力。”马明照说,产业得以发展,主要还得解放思想。发展产业不能蛮干,要讲究经营理念,主动对接市场。

“我想开一个竹笋加工厂,鲜笋、干笋都可以卖,有成品、也有半成品,以更多元的产品,在市场站稳脚。”马明照有自己的发展计划。他说,下一步,他将去县城里的竹笋加工厂参观学习,然后希望在乡、村干部的帮助下争取一些创业资金开一个竹笋加工厂,带领乡亲们一同致富。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蒋阳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