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网贷行业,雷声滚滚、行业退出平台已高达四分之三,监管步伐加码,似乎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却又在预料之中。也许是备案延期与各种不确定性释放的烟雾弹,让平台与出借人的侥幸心理变得膨胀。所以当投之家、唐小僧、钱爸爸等行业知名平台接连暴雷后,行业公信力一度降至最低。

当然,也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恶性事件,让监管层、平台、出借人从之前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惊醒,用更加审慎、严格的态度看待自己在行业中承担的角色。作为行业参与者,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可以做的,只能是用更加积极的心态、负责的态度以及谨慎的行动,与整个行业共渡难关。

以下是作为在P2P行业沉浸5年之久的多赢普惠CEO杨勇对行业的年终观察以及感悟。

多赢普惠杨勇年终观察:你与用户的关系,决定了能走多远

P2P走到现在,已经不仅是门生意,更是道义担当与责任使然

2018年的行业,不论是平台方、出借人,还是监管层、甚至是借款人,都有些恐慌,虽然恐慌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引发的结果却是相同的。焦虑与恐慌背后,考验的是平台的底线与釜底抽薪的能力、出借人的耐心与眼力以及监管层的管控能力。

那就从几个小故事开始讲起吧!

1. 初中老师投六家雷四家,最后把资金全部转移到我们平台,并嘱咐我一定要让多赢普惠变得更好:

我的一位初中老师投了六家P2P,结果2018年雷了四家,其中踩雷的都是经别人推荐,但是自己并没有做深入了解的平台。我相信不只是我老师,很多踩雷的投资人也都是这么中招的。这背后也反映出网贷行业一直存在的疯狂与乱象。

诚然,网贷平台的出现拓宽了普罗大众的投资渠道,但过度的狂热也为风险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在满屏P2P推广信息的轰炸下,很多并不了解网贷、没有风险识别能力的民众,一股脑地投入到P2P理财热潮中。

可以说,在金融投资的金字塔世界里,投资人是位于最底端的。一旦风险爆发,损失最大的是投资人,最无助的也是投资人。

多赢普惠杨勇年终观察:你与用户的关系,决定了能走多远

以前总觉得,“踩雷”离自己很远,但当2018的雷潮发生之时,我才发现这些踩雷者不仅仅是屏幕那端不认识的网友,还有很多就是我们身边的客户、亲人、朋友,甚至是我们从业者本身。他们都跟你我一样,每天都在为更美好的生活努力奋斗着,同样有着自己的一份事业,也肩负着家庭的重担。但他们不懂金融游戏,也玩不转投资大戏,他们想要的只是让自己的资产保值,不至于让奋斗变得毫无价值。

每每听到这样的故事,作为从业者以及平台掌舵人,我都如履薄冰,倍感压力。我们常说管理企业不容易,但相比更多的在暴雷面前手足无措的出借人,我们口中的不容易显得多少有那么点矫情。大厦坍塌之时,出借人才是我们最需要保护的人。

2.“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及时跟我们沟通,不要到扛不住的时候才说”,出借人推心置腹的背后,是做好了与平台共度难关的准备:

有一个出借人在其他平台暴雷后,私聊我说,“你们有困难要直接告诉我们,我们一起面对,不要等到撑不住了才说”,这让我很感动,突然觉得我们跟用户本身就是同一条船上的人,无论发生什么,都只能共进退。

在互联网行业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说用户至上,用户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总会臆想用户是站在我们的对立面的,而事实是,我们怎么对待投资人,投资人也会怎么对待我们。

创业十余年,一路走来,我觉得守住本心,脚踏实地很重要。在公司管理中,我也是这么领导及教育团队的。资产拓展方面,我们主要专注于风险相对较小的抵押贷资产,虽然模式更重、更辛苦些,但资产质量更容易把控。目前,平台已形成以车贷资产为主,房产资产、供应链资产为辅的资产格局。在近期第三方统计的个人抵押贷网贷平台贷款余额排行中,我们也进入了前十。

在战略上,我们选择了走一条更保守稳健的道路,而在与用户的沟通教育上,我们也秉持着真诚、透明、开放的态度。过去一年,除了在十几个用户微信群上一对一解决问题,我们还频繁组织了各种线上互动直播、全国各地的线下开放日等活动中,实时向用户传达行业动向、披露平台最新信息,及时解决用户心中疑惑。

踏实做事,坦诚沟通,用户信心就是这么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我想这也是为何这位用户会跟我说如此交心的话的原因。行业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没有谁是容易的,我很感谢用户能理解我们,与我们共渡难关。

3.每一个平台都是在负重前行,背负着属于创业者的骄傲,还有金融从业者的底线以及投资人的信任:

覆巢之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雷潮爆发之时,我们要面临用户流失的风险;在当下的监管重压下,我们也要面对成本控制与用户留存的双重考验。

说真的,一路走来压力确实很大,但这一切不都足以压倒我。除了责任,还有梦想在支撑、鞭策着我。创业者都是追梦人,作为网贷平台的创业者,我与很多同行者一样,都怀揣着一个普惠金融的梦想。偌大的中国,一边是大量融资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的中小微企业主,一边是苦于投资无门的普罗大众。而真正的P2P则充当了这两者间一个善意的“连接”角色,它是有温度的、有意义的。但从业近5年的经历,也让我清醒地认识到,网贷P2P这个在中国发展不过10年的商业形态注定要经历破碎和重生,才会发展得更好、更健康。

那些不愿放下自己的骄傲、永不放弃的创业者是值得尊敬的,即使最终失败了,他们也是值得尊敬的。正如当下风口浪尖上的ofo小黄车,几个月前当公司被爆出各种负面新闻,创始人戴威站出来表示ofo不会倒。尽管挣扎了近1个月,如今ofo还是不得不走向倒闭,但戴威也强调ofo将会对欠的每一分钱负责,为每一个支持过ofo的用户负责。

我想,这就是创业者应有的担当和底线。作为网贷平台的掌舵人,我也必将对投资人的每一笔出借负责到底。

多赢普惠杨勇年终观察:你与用户的关系,决定了能走多远

活下去,是对投资人最好的交代

为此,我们在竭尽全力

“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我很喜欢这句话。正如我们现在,在行业洗牌出清期,面对抓得住的现在与抓不住的未来,我们正通过一切方式确保合规,确保和用户站在一起,确保我们能活着。过去一年和现在的我们都是这么做的:

1. 坚守合规底线,加速合规备案进程

这一年,我们的合规备案工作取得了许多关键性成果。我们是首批提交自查报告、自律检查申请资料,并接受深圳互金协会现场检查的平台,同时平台的存管银行也已通过互金协会测评,成功进入“白名单”。

说起我们的银行存管,这一年我们对系统进行了升级,选择与新兴互联网银行——新安银行进行合作。起初,很多麦子会疑问,为什么会选择与一家知名度不怎么高的银行合作?事实上,我们也是经过多番考量,基于双方发展理念和未来规划的高度契合,最终才选择与新安银行达成合作。而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其作为一匹行业黑马,快速成功进入银行存管白名单,并在短短三个月内对接三十多家平台存管项目,同时也让我们合规备案又多了一项基本的有利条件。

2. 确保信息实时披露,与用户无障碍沟通

危机和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重要。而信心的构建和维系,离不开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以及双方沟通渠道的畅通。过去一年,我们持续按照监管要求完善信息披露体系,数据也已接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P2P网络借贷机构统计报送系统。这一切努力也让我们的平台透明度长期保持在行业前十,信息披露完善程度也走在行业前列。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真正能让用户安心的是有求必应的服务。不夸张地说,在我们平台,每个人都是客服。而高管团队就是超级客服,我们几个轮流值班,配合客服团队解答用户问题,确保24小时都能做到“有问必答”。

3. 用户留存、逾期控制两手抓

我常常对团队说,“做对的事又能活下来就是对投资人最好的交代,也是对行业最好的贡献”。为此,在资金端,我们不断优化产品功能,对用户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平台运营效率和营销活动的质量。目前,平台停止了对外广告投放,把成本都用在回馈老用户身上,全心全意服务好在库用户。而在资产端,我们坚持抵押物与借款人并重的风控模式,并不断迭代我们的零点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这也使得我们的逾期率一直远低于行业平均值。

多赢普惠杨勇年终观察:你与用户的关系,决定了能走多远

2019年,依然是急不来的一年,残酷的生存需要升级自救,平台得练就十八般武艺

我本人以及团队对2019年是十分期待的。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监管政策会更加明朗。可以看到的是,监管层的意图也十分明显——通过“政策+市场”两只手共同作用来规范P2P发展。政策高压快速而且残忍,但引发的行业风险也不言而喻,因此,监管层更倾向于用市场这只手,让平台在市场的考验中自发地退出或者活下来。剩者为王,如果有幸能够活到最后,这家平台也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与实力。那么该怎么活下来呢?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

1. 合规是底线,全力以赴推进合规备案

毋容置疑,合规备案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我们将始终与用户站在同一战线,竭尽全力推进合规备案工作,争取早日备案成功。

2. 培育新的盈利点,增强抗风险能力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管理企业与投资同理。未来之所以充满想象,是因为机遇和挑战并存。未来一年,我们将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并积极引入银行、保险等第三方资金,通过增强集团实力来提升P2P板块抗风险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变化。

3. 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破局求变觅新生

所谓柳暗花明,焦虑迷茫中,创新、希望也在其中。当BAT等互联网巨霸转战产业互联网市场,当头部互联网金融企业聚焦于金融科技领域,似乎新一轮的机遇也已悄然开启。事实上,我们目前也在努力探索。过去一年,我们积极与银行机构对接,希望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帮助传统金融机构连接更多的中小微企业主,更高效地践行普惠金融。

创业的故事,从来没有从一而终,但却会一直精彩。正如华为最开始是卖通讯配件的,而如今已是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在另外一个领域相遇,我对这样的未来充满想象和期待。

最后,是对投资人的一点建议:如果无法做“合格的投资人”,那么可以选择暂时退出P2P行业。

什么人才适合P2P理财?今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收益必定伴随着风险,特别是在局势尚未完全明朗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行业走势,2019年或许将有一批平台成功备案,但更多的平台将走向清盘退出。网贷出借人应该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同时逐步建立起理性、健康的理财观念。

在所谓的高收益面前,很多人是刹不住车的。世界上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更何况是在尚不成熟的P2P网贷行业。对于此类唯收益论的“高危用户”,我甚至觉得可以选择暂时退出P2P,切勿因为一时贪念而血本无归。待一切尘埃落定,行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投资人保障机制健全完善之时,再入场也不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