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本枢

讼卦(䷅)卦辞: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 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 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观爻象:

讼卦是上乾卦下坎卦,和需卦形成综卦。“讼”字是个古字,“言”代表说话,“公”代表中立。甲骨文的“讼”就是两张口的象形,表示双方都在辩解。金文的“讼”则是“言”与“公”的组合了。“讼”的本义是第三方以不偏不倚的态度解决矛盾双方的争端。我们经常说“诉讼”,“诉讼”是法律用语,俗称打官司。“诉”是形声字,造字时期比较晚,“斥”既是声旁又是形旁,“斥”本义是逆行,意指不顺。“诉”则是有了不顺心的事情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现在通行理解为“控告”之义。讼卦本质上是解决矛盾、纠纷的卦,按照孔老夫子的解读,人们有了饮食之需,吃饱喝足就会心生事端,是非、争议也就出现了,需要通过“讼”的手段进行解决。

讼卦的错卦是明夷卦,上坤卦下离卦,明夷意味着黑暗,火本来是光明的象征,可是,火光被隐藏在地下就无法透出光亮。明夷卦主要阐述逆境中如何生存的道理。讼卦的综卦是需卦,这个无需再解读,刚刚解读完需卦的内容。

讼卦的两个互卦分别是离卦和巽卦,二、三、四爻构成离卦,三、四、五爻构成巽卦,两个互卦组合成了家人卦。非常巧合的是,错卦的明夷卦和互卦的家人卦在卦序排列上是连续的,明夷卦排第36位,家人卦排第37位。

从五行关系分析,讼卦以及衍生出来的互卦的五行形成了一个闭合的五行循环链条,没有节外生枝的内容,也没有突然断裂或堵塞的地方。讼卦本身的乾卦为金,坎卦为水,互卦的巽卦为木,离卦为火。我们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排列五行,即离卦(内)、巽卦(内),坎卦(下)、乾卦(上)的顺序排列,五行关系就是一个闭合的循环链条:木(巽卦)生火(离卦),火生土,土生金(乾卦),金生水(坎卦),水生木。从木(巽卦)到木(巽卦)的一个相生循环图。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大象辞是孔子所作,是针对卦象做出的解释。孔子认为,讼卦的乾卦和坎卦是相互违行的,乾卦是刚健之卦,坎卦是柔顺之卦,刚健的乾卦本性是上升、张扬,柔顺的坎卦本性是低下、内敛。通俗地讲,二者不是一路人。乾卦是三个阳爻,阳爻充盈着阳气,阳气轻盈直往上升,坎卦两个阴爻,阴爻充盈着阴气,阴气沉浊直往下沉,乾卦为上卦向上升,坎卦为下卦向下沉,两卦始终不相交,也不是一个方向行进,所以,孔老夫子才有了“天与水违行”的说法。

析卦辞:“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讼卦的卦辞好像有些自相矛盾,既然“有孚”何来“窒惕”?既然“中吉”何来“终凶”?真不知道周文王在作讼卦卦辞时怎么想的?

历代学者对讼卦卦辞的解读都是由象到辞,象辞合一进行解读。我也无法跳出这个圈子,咱们就以象辞合一的方式加以解读。

“有孚”的“孚”的甲骨文上面是手爪,下面是婴儿,用手抱住婴儿,表示有了孩子。“孚”还通“孵”,金文的“孵”和“孚”是通用的,上下两只手,中间一个蛋,表示用手孵化蛋。由此观之,“孚”字本义是生产。需卦和讼卦的卦辞都是始于“有孚”,两个卦都是由乾卦和坎卦组成,只是位置相反而已,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天上有水和天下有水都是“有孚”的特征。天上之水是雨水,在各种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雨水浇灌万物,使万物茁壮成长。天下之水是江河湖海,江河湖海之水养育着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总之,两种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都以不同的方式养育万物,使万物繁衍生命,永续后代。这就是“有孚”体现出来的卦象。

“窒,惕”描绘了讼卦天下水的特征。“窒”一般指因狭窄堵塞了空间,“惕”指小心地浇灌金属溶液。我觉得讼卦使用“窒惕”可能和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有关,没有四通八达的排水通道,河水和高山之间没有有效的泄洪渠道,汛期来临的时候,洪水暴涨,多个地方堵塞,淹没农田、农舍都是常事,人们对于这样的水流不能不小心、谨慎。

“中吉、终凶”指的是讼卦的九五爻和上九爻。“九五”是中正之位,自然是吉利。上九爻不当位,又处于即将变化之际,加上坎卦之水来自于江河湖海,容易造成涝灾。

“利见大人”在象与辞上都有所体现。“大人”可以做广义理解,九二爻和九五爻都可以看作是大人,作为讼卦来说,一个公正的中立者是解决纠纷、矛盾的关键因素,九五爻和九二爻就是这样的中立者,那些纠纷者见这些大人是有利的。

“不利涉大川”非常明显,“大川”主要指江河湖海,前面有“窒惕”之警告,“不利涉大川”就是题中之义啦!

“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运用于具体实践中要注意,无论你是求解于何事,你可以求助或咨询有经验的人,这些人能够给予你帮助,但是,你求解的事情最好暂缓行动。

讼卦题诗:

天水一色真仙境,可惜大禹已仙逝。

矛盾纠纷欲求谁?九五大人好去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