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身份 』

浙派徐门琴馆迦琳馆馆主

宁波市海曙区青少年宫古筝教师

亚洲艺术教育协会会员

浙江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

古筝教育委员会会员

中国古琴学会终生会员

宁波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

高琳

古琴亦称瑶琴,又称“文武七弦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唐朝诗人刘长卿诗句:“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其七弦指的就是古琴,“泠泠”即为古琴的音色。

- 1 -

高琳三岁习筝,受古筝演奏家葛梅君开蒙。

小时候看过姜文的电影《秦颂》,被里面古琴演奏的曲子深深吸引,但当时这个乐器过于小众,在宁波没有什么学习的机会。

90年代初,一节古筝课30元,当时妈妈的工资也才150一个月。但即便如此,高妈妈还是觉得不够,除了幼儿园学校里的古筝老师,还为其在外另寻名师授课,如此付出,也为高琳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说实话,小时候练琴难免会偷懒懈怠,更多地还是靠家长的坚持。”幼儿园开始保持每天两小时、周末四小时以上的高强度练习,一直坚持到小学毕业,初中因为学业繁忙才选择搁置下来。

高中时,高琳决定走艺考这条路,对于女儿的选择,高妈妈也十分支持,于是在朋友的引荐下跟随浙派古筝第三代传人、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盛秧教授与古筝演奏家周展继续深造筝艺。

没有哪条路是容易的,艺考也不是捷径。为了学琴,高琳每周都要宁波杭州来回跑,后期时,隔一天去一次。早上最早的动车过去,学完琴后吃了中饭便回来。在艺考的冲刺阶段,更是每天保持8——10小时的高强度练习。

- 2 -

怎么都在聊古筝,还没讲到古琴?别急,想必看过张艺谋的电影——英雄的人都对里面的盲人琴师留下深刻的印象,高琳也不例外,为其中的古琴音乐着迷。

“没想到又是因为一部电影,再次点燃我对古琴的兴趣。”

说来也巧,大学的古筝老师得知高琳想要学古琴后,给她引荐的这位老师,正是电影《英雄》中盲人琴师的嫡传,浙派古琴第三代传人——徐君跃老师。

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不同的流派风格,古琴也不外乎,在这几千年历史进程中,产生出大量琴曲、琴谱和专著,自然也呈现出风格各异的琴学流派。浙派古琴艺术是我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徐家四代弹琴、制琴,致力于古琴文化的推广。

做任何事都讲究仪式感,学琴也是,高琳去西湖琴社拜师的那天,下着小雨,门口有一位小师傅撑着油纸伞,手里拿着琴谱咚咚咚在敲着门。“他是附近寺院的小师傅,原来附近寺院也有很多人跟着徐老师学琴。”

周遭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眼前是撑着油纸伞的小师傅,配上雨天自带的灰调滤镜,仿佛置身画中。这更是为高琳心中的古琴妆点无限美好。

“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还能师从电影中的“盲人琴师”后人,这对我来讲是一件圆梦的事情。”

大学毕业后高琳在宁波青少年宫任教古筝,但她从没忘记过自己真正喜爱的东西,依然每周前往杭州学习古琴,直至今日,俨然成为迦琳古琴馆的馆主的她,也从未落下在西湖琴社的课。

“其实学了这么久,曲子都能自己摸谱练出来,但我依然坚持跟着老师学。因为跟大师学琴,不只是学技术,也是在学为人,在上课之余看老师跟来拜访他的人聊天、接触,这也是一种学习。跟随的老师让人的眼界不一样,可以在老师的琴房里看到深度的文化交流。”

- 3 -

图为此次高琳赴日本参加东邦音乐大学、亚洲艺术教育协会共同举办的国际学会,也因这次机遇加入亚洲艺术协会。

宁波人物

古筝和古琴有什么区别呢?

高琳

一个是俗乐,一个是雅乐,古琴是雅。古琴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多为帝王、官绅、士大夫所弹奏。而且它的的声音很轻,是跟自己的对话,包括延禧攻略里,那些妃子和皇上弹的也都是古琴。

其实现在弹古琴的人群中是成人比较多,因为比较符合现在需要沉淀的气质,修身养性的成分更多。但学古筝的较多为学生,相对来说比较重视考级。

宁波人物

既然古筝的学生更多,那为什么开古琴馆,而不是古筝馆呢?

高琳

其实到目前为止,确实学习古筝的人会更多,我也是依靠教古筝带来的收入来养古琴。但是我很看好古琴未来的发展,大家现在提倡重视美学生活,抄经啊画画啊,乐器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而且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喜欢,琴馆选址在姚江公园,人流量肯定不如开在市区,但是我不喜欢那种生活方式。在琴馆里练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学生来了就上课,很舒服,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让学生来了也能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暂时远离高节奏的生活。

作为宁波第一届参加古筝考级的学生,如今高琳自己都当上了考官,从小亲历过学生们会经历的一切,在教学方面她似乎更有发言权。

“我跟半路出家的老师的区别就是我有‘童子功’,也经历过和父母的拉锯战,所以我教小孩的时候也有同理心在。”

好在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了解古琴,理解古琴,大众对古琴的认知度要远好于前些年。有一部分家长甚至为了小孩出国留学特地前来学古琴。“学钢琴小提琴的太多了,外国人也见多了,想象身着古装静坐一旁弹古琴的画面,不也是很美好吗?”

古人以琴涵养性情,“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才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古琴在中国悠久的传统之中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传承至今,但真正令我们感动的不是乐器,也不在技法,而是在弹琴与听琴时,人的心境与自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