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金庸武侠,大多数读者会对老顽童特感兴趣,天真烂漫,风趣幽默。也会对老顽童的创造能力大为感叹,尤其是老顽童自创的双手互搏术,感觉老顽童学会了分身术,打起架来一个顶两个人用,厉害至极。但是在一诺看来双手互搏术不过是一门相对厉害的武功,但是比起其他厉害的武功也高明不太多。今天一诺来解读一下一诺眼中的双手互搏术。

有好多读者认为老顽童在射雕后期或者神雕结尾,武功第一。毕竟第三次华山论剑金庸清清楚楚的写了,也被小说里的人物承认这个事实。今天我们的主题是老顽童的双手互搏术,所以这里不辩证他的功夫如何。

双手互搏术按照书中所说,可以同时打出两套武功路数。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两套武功路数全部发挥了百分之百的威力。普通武功拳法我们大家在一些街头表演或剧团里都见过。需要习武之人双手配合,步伐配合,整个肢体协调才能完全打出一套武功。同样的道理,金庸武侠小说也脱离不了这个宗旨。无论是降龙掌,打狗棒还是劈空掌,蛤蟆功无一不是如此。无论你叫什么拳法掌法,甚至剑法,他都需要调动整个身体来配合你的招式发挥。而说到整个招式就和老顽童的双手互搏术发生了矛盾,而且这个矛盾是无解的。按照好多读者的理解,老顽童使用双手互搏术,就相当于两个人打一个。其实这种想法是极为错误的。咱们暂且设定老顽童可以一心二用可以发出两套武功,但是两套武功的步伐与腰部扭转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这也就限制了双手互搏术的发挥两套武功的威力,但是仔细一分析,金庸说了是双手互搏,并没说双身互搏,也就是说老顽童只能用另一只手发出另一套武功的手上动作,而不能完成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从严格意义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两套武功。只是在一套武功上面穿插了另一套武功的招式而已,老顽童可以一心二用,双手来回互换两套武功,但是其他身体部位还是保留在一套武功的动作之上,所以称之为互搏。​

一诺给大家仔细解说一下双手互搏的,优点与缺点,还有为什么会是老顽童的代表武功。上面我们说了,老顽童耍的是一套武功穿插了另一套武功,我们就来举个例子,比如老顽童想耍太祖拳,他右手出拳击打对方面部,左手配合右手,或者护在胸前,或者来挡住对手的招式,这是一个完整的拳法动作。大家记住左手和右手是分别的完成了一个动作。只有这样才能才叫完整的一招,而双手互搏则是右手出拳击打,左手也可以变化其他拳法进行击打。我们暂且给左手的拳法起个伯通拳的名字吧。这就增加了击打的威力,再加上老顽童本身武功极高,出手速度自然快于常人。这也就给人一种错觉,感觉他是一个人在抵两个人用。我们继续解读双手互搏术的厉害之处,接着刚才的动作继续讲,如果这一招被对手化解,老顽童可以右手迅速变成伯通拳的拳法,记住刚才伯通拳可是左手耍的拳法,这回变成右手了,右手的伯通拳一出,对手必然来挡,这时候老顽童左手可以立刻变为太祖拳继续进行攻击。如此变换,反复交替,令对手防不胜防。但是是不是这样就真的无敌了么,当然不是,如果那样的话在神雕里就不会和金轮斗了一千于招还不能取胜了。刚才一诺说了步伐,身体协调才算完整的一招,刚才老顽童只是手上的招式变了,脚上腿上腰部还都只是一套拳法的招式,无论是太祖拳还是伯通拳,总之这里只能按着一套拳法的招式来设定。这就对他的原有威力大打折扣。还有一个最致命的缺点就是,自己也容易受伤,刚才说了双一个手攻击,一个手回防,现在变成两只手攻击,自然会让自己的门户大开。也增加了对手袭击的概率,但是老顽童也好郭靖也好,小龙女也好都是江湖一流高手。对于动作变换都相当速度,这样也就减轻了被偷袭的概率。所以小龙女能够同时耍两套剑法,但是两套剑法也难取胜,因为自己门户已开,要经常回防自己不被攻击。所以老顽童的双手互搏术并不是无敌的,他只是一门很厉害的武功路数,至于发挥多大威力,则是与平时自己武功水平成正比。

以上是一诺独家言论,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