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古学研究,公元0580年8月26日,(农历八月初一) ,中国发明了厕纸。

  造纸是中国的一大发明,但不知是何缘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人都用竹片做如厕的卫生用品,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

  《北史》记载,北齐文宣帝高洋便是使用“厕筹”。所谓“厕筹”,就是厕所里的专用竹片,相当于擦屁股的手纸。

  到了明代,谢肇淛所记的《五杂俎》说:当时的明孝宗,即弘治皇帝,使用的手纸是由四川一地进贡的、用野蚕茧织成的粗丝布,像一般手纸大小,用后丢弃。

  弘治皇帝在明代皇帝中一向以廉洁远色著称,相当勤俭。一把手的作风,往往是一个单位的风向标,有什么样的上级就有什么样的下属。史料记载,一名太监看见这些被皇帝用后丢弃的丝帛,觉得可惜,就一张一张地积攒起来,统一清洗晒干后,竟然织成一幅帘帐,挂在了他的小屋里。

  后来的明代皇帝所用的手纸不再由地方进贡,而由内官监纸房抄造,特供!手纸呈淡黄色,绵软细厚,裁方三寸余(三寸见方的手纸尚不及巴掌大),由专门管理净房的近侍太监收着,随时进呈使用。到了清朝,没想到出现个女首长,自然对下体使用的物件要求更高。

  慈禧太后用的卫生纸是将一大张白棉纸,按需求裁好后,用水将纸喷得又发又潮又蔫,然后垫上湿布,用热熨斗熨两遍,使原来带毛发涩的纸变得光滑平整,然后叠好备用。

  这种卫生纸对太后来说,不光是如厕使用,也是她的经期用纸。

  相比之下,光绪皇帝的待遇就差许多了,他用的如厕手纸,就是普通的、揉过后去掉内硝的裱心纸,即衬裱字画的毛边纸。很一般,并无特别之处。

  1857年,美国人约瑟夫(Joseph Cayetty)发明了卫生纸,终于结束了人类如厕时擦拭私处不方便的状态。原来,在西方,有钱人用羊毛或是大麻纤维进行便后清洁,穷人则使用草、石块、沙子或水,用报纸也十分常见。

  眼下各位家庭使用的卷筒厕纸设计,原来出于一个小小的意外。

  约100年前,美国史古脱纸业(Scott Paper)公司买下一大批纸,因运送途中的疏忽,纸面潮湿而产生皱褶,根本无法使用。面对一仓库无用的废纸,公司负责人亚瑟史古脱想到一条妙计,他要求工人在卷纸上打一排小洞,让卷纸变得容易撕下,成为一小块一小块的方巾。

  史古脱将这种纸命名为“桑尼”卫生纸巾,并将它们卖给火车站、饭店、学校等地,请他们将其放置厕所中,结果此法相当实用方便,大受欢迎,很快流行开来。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整理发布,如侵权联系速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