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上历朝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农民起义,这次和以往的农民起义不一样,是由一名女子领导的,女性领导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上可是少见的,而这位奇女子就是王聪儿。她幼年丧父,从小跟着先她一步走上街头的母亲学习跑马走绳、舞刀使棒,力求样样精通。母女俩就凭着一身技艺走南闯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影视剧照

四川,湖北,陕西三省交界处,出处是崇山峻岭,政府统治比较薄弱,历来为流民聚集之地。乾隆时,全国土地已高度集中,官僚地主巧取豪夺。大量失去土地的流民们在这里开山种地,艰辛度日。

王聪儿,本是江湖艺人,和母亲流落襄阳时加入白莲教。王聪儿的丈夫齐林是白莲教襄阳地区总教师,不清军杀害后,王聪儿继承丈夫的遗志,由于王聪儿带领的起义军纪律严明,深得民心,队伍和快发展到四五万热,成为起义军中对抗清军的主要力量。

影视剧照

王聪儿带领襄阳的起义军在汉水以东流动作战,忽南忽北,忽东忽西,或数月没有踪影,或天天出没于清军阵地,有时候化整为零,有时候大队人马伏击,没几次,清军就晕头转向,只能跟在义军后面跑。

嘉庆二年,王聪儿兵分三路将阵地转向四川,在宜汉与四川的起义军会师组成了一支拥有十四五万人的起义大军,之后起义军统一编号,设职分号。但可惜的这一会师只是形式上的,起义军没有成为一体,各路义军仍然各自为战。王聪儿带领襄阳的起义军转战于陕西,湖北,河南等地。

影视剧照

嘉庆三年三月,王聪儿进入湖北,在郧西县三岔河被清军包围。王聪儿临危不惧,沉着应战,指挥大军突围,起义军一路撤退到茅山山顶,清军密密麻麻地从山脚追了上来。前有清军,后为悬崖,起义军只剩下十几个人,突围无望,王聪儿和手下十几位战士毅然跳入深谷,壮烈牺牲,王聪儿当年仅22岁,王聪儿死后,起义军其他各部仍坚持斗争。

清政府为了镇压这次起义,耗费军费白银2亿两(相当于清4年的财政收入),损失一二品大员20余人,成为清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王聪儿这个武艺高强、气吞山河的大女子,用她的传奇书写了历史上农民起义轰轰烈烈的新一页。

参考文献:《清史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