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研究,中国大陆电波望远镜进入世界尖端

全球电波天文学方兴未艾,类星体、脉衝星等多项发现,将全球天文点缀出无比精彩。尤其是中国大陆近年来陆续建成多座电波望远镜,口径从25公尺到65公尺,再到500公尺,大陆逐渐进入天文学研究的世界尖端。

天文学研究,中国大陆电波望远镜进入世界尖端

大陆先后建成了东莞散裂中子源、「天眼」FAST望远镜、合肥稳态强磁场装置、上海超强超短镭射实验装置、大亚湾中微子等多项大科学装置。此次SKA首台天线样机启动,也意味著大陆将参与渐多的国际大科学计画,并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出厂的SKA反射面天线更有不少新特点。SKA反射面天线总设计师杜彪表示,天线的设计寿命约50年,重量约40吨,是常规天线重量的3分之2,还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易安装、易运输和批量生产等优点,都是天文科技上的进步。

天文学研究,中国大陆电波望远镜进入世界尖端

「天文领域讲究立体化作战,仅有500公尺口径球面电波望远镜是不够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郝晋新表示,从某一点看宇宙,视野有限,望远镜要形成阵列才能发挥更强威力。SKA各成员国正在协商SKA天文台公约,完成之后,成员国可以共用SKA获得的原始资料,让全人类共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