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在最新一期的《朗读者》栏目中,董卿请来了她的同事——白岩松。节目中白岩松谈到了不少鲜为人知的生活故事。其中就包括自己的家庭与儿子。今天小胖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央视名嘴白岩松的一些家教之道。

1 敢在这个假期里学习,我打断你的腿

当社会上各类才艺特长培训班大行其道、请私人老师教导孩子成风时,白岩松却从不刻意培养儿子的兴趣:

让孩子挑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既能事半功倍,又能让他快乐过好每一天。

很多家长禁止孩子看闲书,可是白岩松却认为书没有闲与不闲之分。他从小时候起就是个爱读闲书的狂热分子,只比柜台高半头时就嗜书如命,家人也从不对他干涉。当上父亲后,白岩松也传承发扬了这个优良的家风。

在他的影响下,白清扬很快也成了一个书迷,快小学毕业时竟然就迷上了金庸,并一口气读完了金庸全集。之后,孩子便对清朝、明朝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用催促,便主动去找这方面的书去学习了解。

有一次,一位记者朋友到白岩松家中做客,发现白清扬对很多历史事件耳熟能详,深以为奇,忙请教让孩子读闲书的好处。

白岩松将其中的道理娓娓道出:

一上来就读正书,让孩子感觉不到乐趣,慢慢地就视读书为畏途,这就“瞎了”。读闲书是从兴趣出发,这样更容易让孩子养成读书和聆听的习惯。可谓“不从闲书进,无法从正书出。”

初二的时候,白清扬喜欢上了摇滚乐,当时有很多朋友善意地提醒不要让孩子从小就听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白岩松却非常赞同儿子的这个爱好,认为:

音乐是一种生命与心灵的接力,人可以在和音乐的对话中学会独立和思考。

初二结束后的暑假,白岩松希望儿子能多出去玩,放松一下,并开玩笑地告诉他:

你要是敢在这个假期学习,我打断你的腿!

得到这道特赦令的儿子非常开心,每天不是玩就是听音乐。为此,妻子朱宏钧也担忧起来,怕儿子变成脱缰的野马。

结果,十多天疯过去后,白清扬就变得不适应起来,主动找到白岩松要求说:“老爸,我现在特想学习。”此时,白岩松顺坡下驴:

那你每天翻译一首歌词不就行了?

于是,白清扬遵从了这个建议,每天翻译一首歌词,英语水平飞快提升。

此后,对儿子偷偷摸摸的学习,白岩松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起来:

天天逼着学的永远记不进心里,反过来让他主动要求学,就是出于一种习惯和乐趣。

结果,那个假期下来,儿子的学习效果比以往都要好很多。

2 你要是考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家长们最关心的焦点问题,可是,白岩松对儿子的学习成绩颇不以为然。

白岩松平时对儿子的学习成绩很少过问,只有在总复习阶段,才会提醒儿子做好自己的学习规划。

在老爸的提醒下,白清扬从不没头绪地傻复习。

他会将语文、历史、地理等所有需要复习的资料全都订在一起,然后计算着日子每天需要看多少页,只要今天看完了,就会扔下课本出去玩。

对此,白岩松也绝不会批评儿子一句。因为按照计划学习相对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量化之后目标感更强,比糊里糊涂傻学效果要好很多倍。

中考前,白岩松还煞有介事地和儿子开过一个玩笑:

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我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老爸如此宽松的要求,让白清扬开心地笑着,轻松地走进了考场。

一直等中考成绩出来,白岩松才长出了一口气:不是因为儿子考得好,而是在于没考得太好,只比重点高中录取线高出十多分,在众考生中并不突出,而这正是白岩松最想要的结果。

在他眼里,他从没希望儿子争第一名,毕竟人生不是竞技,站在第一位置上的人不一定是胜者,一时的风光赌不来一世的顺畅。在漫长的人生马拉松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

2014年8月6日,网上曝出了一组白清扬的生活照,照片中的白清扬身边还有一位面容姣好的女生。一时间网上流行起白岩松的儿子早恋的说法。

对此,白岩松也没有大惊小怪。在他眼里,每个人的成长路上总是离坏孩子不远,试想,有几个人没打过架?有几个人没偷偷地抽过烟、喝过酒?甚至偷偷地单相思过?

作为父母,要敢于接受这些,只要问题没有变成主体,就暂时不要去管他。

接受《鲁豫有约》时他曾表态:

阳光灿烂、洁白无瑕式的成长,那只会出现在不合格的文学创作中。孩子的成长是真实、立体的,也会让人有一些担心,但只要不出格并守住底线就行。

3 我只是你的观众,不是你人生的编剧

和大多数家长一样,白岩松对儿子一样寄予厚望,他也希望儿子日后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但是在他看来,培养孩子的爱心比学任何技能都重要。

在《写给儿子》中他写道:

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选,孩子,你就先把宽容挑出来吧。学会宽容,既是体谅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白岩松的家住在顶层,每次晚上下班坐电梯回家,上到顶层后,他都会摁下“1层”让电梯重新回到下面。因为当时是大多数人下班回家的时间,这样做可以方便其他回家的人,缩短等待时间。

儿子在身边时,他会做完这个动作然后冲儿子微笑一下。等儿子上小学时,他发现儿子也非常自然地有了这个习惯动作,而他之前从未跟孩子说过“你该怎么怎么做”。

白岩松认为,路是人走的,在培养儿子爱心的过程中,不能干涉太多,只把自己当成儿子的观众,绝不当他人生的编剧。

爸爸是儿子的样子,儿子是爸爸的影子。白岩松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遇到不公正待遇时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不是举手投降”的生活态度,都对儿子的发育和成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良性刺激作用。

初中毕业时,白清扬已经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从不以星二代自居,平时谦逊有礼,不卑不亢。曾有人问他:将来当不当主持人?白清扬说:“我才不当呢。”

这个回答让白岩松很高兴:

自己正是想要这个答案,说明儿子并不崇拜自己,所以他将来不会受到他爸爸是名人的影响。

在孩子成长的这条路上,家长是他们的风向标,也是他们的指路者。但万万不可成为他们的提线者。孩子不是木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之道。过分干预只会适得其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