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奶牛的饲养中,为防止疫病的传入或发生,控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无论饲养规模如何都要有一个管理奶牛的健康计划。我们在饲养中经常会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等到病来如山倒的时候才去考虑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事前做到位预防疾病的出现。今天小编就奶牛健康养殖随便说几点计划,希望各位朋友多多交流。

奶牛健康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 防疫卫生工作:参见《奶牛场消毒、防疫规范》

● 免疫与检疫工作

● 兽医临床工作

免疫与检疫工作

按国家、市、区 ( 县 ) 和上级防疫部门规定,接种其他防止牛传染病的疫苗。当牛群在受到某种传染病威胁时,应及时采取预防或紧急免疫,接种经农业部或市兽医药政批准的生物制品。

牧场要配合检疫部门安排好每年二次全群牛的结核病检疫、一次布氏杆菌病检疫和上级兽医防疫卫生部门认为必须的检疫。

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等各种检疫报告书应妥善保管,并在接到报告书的一周内将可疑和阳性反应情况登记在奶牛病史卡上。

结核病检疫出现的阳性牛只,应在三天内扑杀。出现可疑反应的牛只,应隔离复检, 连续两次为可疑的作阳性反应牛处理,应在三天内扑杀。

● 对结核病检疫有阳性反应牛的牛舍,牛只应停止调动,每隔 1.5 个月复检一次,至连续二次不出现阳性反应牛为止,在复检期内应增加消毒频率。

● 凡结核检疫出现可疑反应的牛,应隔离饲养,等待复检。隔离区域应加强消毒频率, 无隔离牛舍的牧场,应创造隔离条件。

● 在结核菌素普检检出率较高的牧场,对初生犊牛在六月龄内应进行三次结核病检疫。 首次在一月龄,第二次在 3月龄,第三次在 6 月龄,三次检疫均为阴性后,纳人全场奶牛结核病普检之列。

注射疫苗注意事项:

l 严格执行预防接种程序、严格执行消毒程序、严格对操作者进行登记。

l 疫苗的稀释倍数、剂量和接种方法与注射部位要准确。

l 接种时不漏掉一头牛,接种率必须达到100%。

兽医临床工作

牧场应设兽医组长一人,兽医应有明确分工及职责范围,但要相互协作,遇重大事件应及时记录与汇报。

兽医组长应做好奶牛疾病统计月报表并上报公司。每年年初应做好上年度奶牛疾病统计报表和简要总结。

兽医应每天巡视牛舍,加强与榨乳员和饲养员的联系,仔细观察牛只动态,及时诊疗病牛,并填写好《奶牛病历》。

牧场要备有常规兽医药品,妥善保管,存放整齐,使用时及时登记,做到帐物相符,每月底应有进、出与盘存帐单。

加强医疗器械管理,医疗器械及设备应有专人保管,如有缺损应及时补购或维修,以保持随时可用状态。

剧毒药品应放入有双人双锁的金属药橱内,贴以明显的标签,专人保管。

每年对全场牛群进行2次牛蹄整修,兽医应及时诊治病蹄。

填写治疗无效病牛的淘汰报告,结合临床诊断及剖检资料分析、总结原因,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产后牛只观察与记录。对胎衣滞留及子宫炎患牛要及早治疗。

乳房炎的检测

①参加 DHI测定的牛群在收到测定报告后应及时对体细胞数50万及以上的牛只进行隐性 乳房炎复测与防治,不参加 DHI 测定的牛群每月三次对全场泌乳牛检测隐性乳腺炎。对隐性乳腺炎检测“++”及以上的牛只,间隔 2天进行复查,仍在++及以上的,要进行治疗。凡++以上乳区阳性率在 15 %以上时,应寻找高发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发病率。每次全场检查应有完整记录。

②奶牛在干奶前 15 天要进行隐性乳腺炎检测,间隔 2天,若反应均在++以上时,要对该乳区用药物治疗。干奶时采取适当方法保护,并做好记录。

兽医日志

兽医日志是兽医日常工作和奶牛场重大防疫卫生工作的记载,应记载疫病流行、牛只免疫、检疫、消毒、隔离、隐性乳腺炎检测、驱虫、整蹄、特殊病例等重大情况。养殖者要养成写日志的好习惯,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总结一下当天的工作,日积月累,对奶牛养殖帮助是很大的。

以上是小编对于规模奶牛场奶牛健康计划的一点小建议,也许要有朋友说了我只养殖十几头奶牛根本用不上这么繁琐的计划,但是我要说的是,计划是很多,但是每一项都是无数经验摸索总结出来的,即使小型养殖户不想按照上述计划做,也要根据自身的饲养条件总结一个健康计划。只有计划做的万全了才能保证“预防为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