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8月8日的荔湾区广场舞大赛中,来自石围塘街的表演队伍获得了银奖。没错,拿个奖也许很平常,但这支获奖队伍的背后却付出了不少努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们的故事吧~

新的“出赛方案”,让她们走到一起

要说这次参赛的石围塘街代表队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便是它的队员。带队人梁丽冰向e家君介绍到,这次的参赛队伍是由两支完全不同风格的队伍组合而成,分别是五眼桥开心广场舞舞蹈队(以下简称:五眼桥队)和农批市场健身队(以下简称:农批队)。“听名字你就能感受到,两支队伍一支比较年轻比较有活力,另一个则相反。”梁丽冰说到。

e家君了解到,早在去年梁丽冰便带领五眼桥队参加过荔湾区广场舞大赛,但由于舞种选择错误的原因,最后没能获得让人满意的名次。“这次,在文化站的指引下,我们便选定健身舞作为参赛舞种。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农批队平时就是跳这类舞蹈为主,所以便与她们一起合作。”梁丽冰说到,“考虑到她们比较熟悉,所以这次的代表队16个队员中有11个都是她们的人,我们这边只出5人。”

临近比赛,却发现前期练习出错?

要说不同队伍带来的问题,最大的应该是磨合。e家君了解到,为了尽快让舞蹈成型,两个舞蹈队采用先分开练习最后再合作排练的方式进行学习。他们练习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梁丽冰以及农批队的负责人都表示,是两只队伍的排练习惯不同。“平时大家习惯对舞蹈进行一定的改编,但是合作队就不好操作了。所以我们这次都是按原舞排练的。”农批队负责人说道,“另外,由于这次舞是我们比较擅长的,所以在选舞上我们则交由五眼桥队选择,这样也可以保证练习进度。”

农批队日常

选好了舞蹈、确定了风格,两队便开始了各自的练习。原本按照原舞练习,对于这些老手而言并不是难事,但还是出现了小意外。“7月31日,我们开始合舞,但当我们去合舞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练习的方向跟农批队相反,她们左我们却是右。但是考虑到她们人数比较多,我们便决定由我们进行调整。重新熟悉舞步。”虽然排练过程出现了小意外,但所幸后续合作练习都很顺利。经过一周的磨合,8月8日当天,她们带着作品登上比赛舞台,并一举获得银奖。

五眼桥队:改变很难,却意义非凡

要说这次舞蹈比赛影响比较大的队伍,那便是五眼桥队。e家君了解到,考虑到队员的年龄以及体力问题,一直以来五眼桥队都以柔和的民族舞为主要学习以及练习的舞种。“这类健身操的运动量比较大,几乎都是跑跳的动作。而我们的队员虽说各个年龄段都有,但还是以中年为主,这类舞蹈对队员来说不仅仅是难学,而且消耗太大,学起来会累。”梁丽冰说到,“可是经过这次,我们发现还是有不少适合我们的健身舞,以后也可以教给队员们。”

五眼桥队日常

另一方面,尽管学起来很辛苦,但在这次的比赛中五眼桥队却下了200%的功夫。e家君了解到,由于五眼桥队原本便有其他表演安排,因此练习的时间少之又少。

“我们都是练完自己的舞蹈,再去找她们练习这次比赛的舞。每天晚上10点左右开始,练到11点多,等到回家收拾好都12点多了。”梁丽冰回忆道。

面对如此高强度的练习量,对于五眼桥队的6名队员而言无疑是一个大的挑战。但队员则表示:“虽然广场舞只是兴趣,但在跳的过程中可以学到不同的东西,同时还能获得荣誉,再累也值得。”

合影(张一冉摄)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身边也有这些有故事的文艺团队,欢迎留言分享给e家君。也许你觉得故事很简单,但故事中的你,足以感动他人。

【记者 张一冉】

【编辑 严直高】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微社区e家通通福石围塘(微信号:xxsbejtsw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