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保险法的规定,如果有人寿保险公司出现破产,那么仍然有效的保单会被转移给别家保险公司继续承保,同时保险保障基金也会对这些保单进行不超过90%保单利益的救助(这个上限比例可以说是很优厚的)。你真正关心的问题,还是你买的保险是不是真的能够给你足够的保障,最主要的还是如果真的不幸发生风险,后续的理赔和服务会不会出问题。

在进行科普之前,我们不妨跳出来仔细想一想,你关心的问题,真的是保险公司是大还是小吗?

事实上,并~不~是~

你真正关心的问题,还是你买的保险是不是真的能够给你足够的保障,最主要的还是如果真的不幸发生风险,后续的理赔和服务会不会出问题。

回归你最核心的需求,你会更容易理解我们到底该如何做分析,如何评判保险公司。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通常会觉得大公司因为成立时间更久,业务规模更大,直观上让人更有安全感。但其实购买保险后的服务和理赔体验,和保险公司的规模大小还真没有直接挂钩的关系。

咱们不妨从理赔、服务和安全性这三个和保险售后最紧密的角度依次来看。

买保险时,我们该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一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买了保险被拒赔,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保险公司会拒赔?这个问题,和我们的保障可谓息息相关。

我们用事实说话。根据一些行业数据,排名比较靠前的保险拒赔理由有这么几个:

买保险时,我们该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一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前面两条,都和保险合同的详细条款有关。

如果我们再看看每年银保监会收到的数万件保险投诉,也会发现,其中关于合同的纠纷占了9成。

能不能顺利理赔,其实和公司的规模大小、还是通过线上线下购买的保险产品关系并不大,但和我们签订的合同中关于保障范围、除外责任以及理赔认定的标准,密切相关。

这也就是我们不断强调的,买保险,首先要关注的,是保险产品本身。

我就曾经见过这样的案例,在治疗某严重疾病产生了几十万治疗费用后,在理赔时才发现,自己买的保险看起来有20万保额,但其中重疾额度仅5万元,可谓杯水车薪。

这一类的风险,需要我们在购买保险之前,更仔细地阅读保险合同条款,尽量在初期就了解清楚:

- 产品的保障范围

- 有哪些除外的责任

- 理赔条件是什么

……

先避免掉潜在的理赔风险,每年各家保险公司也会出具年度理赔报告,我们也可以参考。

那如何评估保险公司的服务呢?

对我们而言,最直观的方法,就是通过公司各种公开信息和服务路径,体验一下这家公司的服务温度。

公司的网站,电话服务,微信号等等,都是我们和保险公司的接触体验点。

保险公司,会不会破产?

最后,还有很多小伙伴会关心小公司的安全性。很多人都会提问,万一保险公司破产了怎么办?

一家保险公司破产,还真没那么容易。评估一家保险公司安全性的最核心指标,是它的偿付能力。

监管对于如何评估一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也给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按照银保监会的要求,每家公司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指标:

买保险时,我们该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一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退一步说,即便真的有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不达标,也离破产也还有很远的距离。

首先,保险公司的成立门槛很高。

根据保监会的要求,如果你想成立一家保险公司,至少要真金白银拿出2亿元人民币的最低注册资本,如果你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那这个门槛要提升到5亿。

其次,目前我国的监管体系还是很严格的。除了前面的三个指标,监管还会对保险公司进行全面的综合考核,而且三个月一小考,一年一大考,确保保险公司哪怕在极端情况下也不会倒闭。

最后,哪怕在小概率下,真的有保险公司资不抵债,要破产了,还有保险法和保险保障基金来保证我们的保单安全。

按照保险法的规定,如果有人寿保险公司出现破产,那么仍然有效的保单会被转移给别家保险公司继续承保,同时保险保障基金也会对这些保单进行不超过90%保单利益的救助(这个上限比例可以说是很优厚的)。

有这三层保护,在国内买保险,我们无需太担心保险公司倒闭的情况。

以上,经过理赔、服务和安全性这三个方面的对比,你现在对于大小公司的选择是不是有了更多判断呢?

总而言之,购买保险,我们最重要的出发点还是家庭的保障需求,基于需求,我们应该优先选择那些预算内最能给予我们充分保障的产品,而无需太过纠结保险公司的规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