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整车行业的两大共识:

一、

国产化替代,上半场即将结束;

二、

电动化替代,上半场即将开始!

如果不认同以上共识的,请绕道!

投资对象的分析逻辑,根据一个企业的发展态势,

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一、当前优势型

确定点:当前经营业绩佳,有较强竞争优势,优势仍能持续;不确定:优势还能保持多久?注:股价往往不便宜,想找到合适的介入点不容易,长期回报不会太高。

二、高峰拐点型

确定点: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增长;不确定:有证据证明增长不可持续注:警惕戴维思双杀!

三、未来优势型

确定点:已经构建非常强的竞争优势,仍未展现出与其强大竞争优势相匹配的业绩,但是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不确定:能否发挥出它的优势。注:因为业绩未出来,有时还有短期利空,股价一般都不贵,很容易找到介入机会,是回报最高的标的类型。

四、困境反转型

相对于高峰拐点型,多出现在周期性行业,经营层面出现根本性改变。

注:把握行业质变的节点很不容易,但要是抓住了,回报相当可观。

五、持续低迷型

这个不解读

六、其它看不清

大部分公司都属这个类型,所以价投可研究的公司并不多!值得关注的公司,只有前面四个类型,我们把几个主要的国产汽车集团摆出来分类分析:

第一类:上汽、北汽、广汽、长安、华晨。

这五个公司有个共同点,都有强大的合资车提供营收和利润,而文章前头有个“国产化替代”的共识,无论这四家公司的自主品牌如何发展,都免不了面临国产化替代的压力,合资车市场缩小换来自主车的壮大,也就是左口袋换到右口袋。从投资的角度看,有增长障碍!这其中北汽的合资车奔驰较高端,即使被替代也没那么快,加上北汽的新能源汽车冒似风头挺劲的,暂且保留。上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得虽然不错,但是合资车大众在“国产替代”大环境下,此涨彼消,不是投资好标的!

第二类:长城、吉利、比亚迪、奇瑞

长城:两大特点,深耕SUV缺失轿车,新能源汽车起步晚。这两个特点的推论:未来大概率SUV和轿车平分市场,缺失轿车和SUV增长乏力,再加上新能源汽车起步晚,怎么看长城都象个高峰拐点型公司,即使WEY品牌有起色,至多也是勉力维持而已。

吉利。吉利很容易判断,就是个当前优势型公司!经营业绩很好,低端产品线齐全,竞争优势明显,中端产品正在发力(用沃尔沃背书的博瑞、领克),新能源汽车基本上能跟上,没掉队。对于当前优势型公司来说,重点关注它的优势能持续多久。那么吉利的优势能持续多久?我认为,相对于第一类公司,在“国产化替代”中它的优势能一直保持到下半场结束;但在“电动化替代中”,它落后于比亚迪,这在下半场中会体现出来。

比亚迪。我把它归类为未来优势型公司,这是最具争议的公司,我们多花点时间解读它!

1、空间。就它的乘用车业务来说,它的基数很低,从17年算起,40万辆左右的销量,并且30万左右的燃油车贡献利润仅数亿元,可以说起点很低。如果它有希望全球比肩丰田(吉利也有希望)1000万辆的销量,这个空间就有25倍,以主要贡献利润的新能源汽车算,空间有近100倍。云轨云巴的空间,很多人还是小看了它,目前发改委的政策只能减缓它起步的速度,比亚迪选择努力开拓国外市场,国内就等等中车,然后继续快速发展!云轨云巴未来替代的是公交系统,未来的城市交通两元化:私家车和轨道交通,公交车将会边缘化,让路给私家车。这块的空间不会比乘用车小多少,大家就模糊的估吧!其它储能、电卡等等我就不估了!

2、竞争优势。比亚迪的竞争优势,写的人很多了,不详解,各位可以从潜在加入者、替代品威胁、买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以及现存竞争者五种力量,判断与分析它的竞争格局。我只列举一些名词:插混技术、E平台、全产业链、三电技术、研发能力……

3、竞争优势何时能体现在业绩上?比亚迪极具争议的地方最多体现在这里。如果业绩正常,那么比亚迪的第2点竞争优势很容易引起共鸣,但是那么有竞争力的公司,为什么业绩出不来?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A、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阶段有关。在汽车行业,规模对成本和利润的影响极大,10万辆是一个槛,30万是第二个槛,过了60万辆,规模对成本的影响才变成次要。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主要讲乘用车)目前年销量规模仅10万级别,累计也才过30万,在规模上对燃油车还属于劣势,如果没有补贴,这个过程将会变得更漫长。预计2020年比亚迪年销新能源汽车超过60万辆,正好补贴取消,才算真正的丢掉拐仗。在18~20这三年,补贴政策仍将影响比亚迪的业绩,这是没办法的事,但只要有补贴,同时电池成本继续下降,利润还是能随着量的提升而提升的。好消息是,过渡期已过,对比亚迪产品的补贴不跌反升,明年811电池投产成本会降到700以下(特斯垃其实已提前预告,是雷也让他先踩)。

B、比亚迪是个缺点和优点都很明显的公司,对C经验不是很足。缺点方面,比如颜值内饰、和消费者的互动、对C营销等方面,这些都直接影响C端销量,造成了比亚迪就象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当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比亚迪早些年把资源都花在技术产品开发上,对营销设计等投入欠缺。好在,颜值内饰已补好,消费者的反馈也开始认真听取(唐二内饰细节听取反馈改进等),营销文案进步巨大,发布会布展水平提高很多,领导发言终于知道事前要排练了!但是终端人员培训仍然不足,店面形象仍然需要改进。

去年没有料到两点,一个是一季度受补贴影响业绩大幅下滑,二个是没料到云轨受发改委政策的影响。比亚迪的竞争力体现在业绩上,最快下半年就能看到!

奇瑞:说实话,奇瑞这间公司,我承认我看不清楚。曾经风光过,现在燃油车没做好,新能源汽车也没跟上,算困境反转吧,我知道它困境却不知他何时能反转。好吧,把它归入看不清楚类别!谁了解奇瑞的,不妨说说!

综述:从投资的角度看,值得考虑的三家公司是北汽、吉利、比亚迪。

北汽最弱,有奔驰亮点,也有现代这个坑,另外新能源汽车方面,主要集中在AOO级,非主流,变数其实比较大。

吉利整车技术没问题,关注它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上能不能追上比亚迪,电动产业链(本质上就是成本)能否完善起来。另外,吉利优势已是明牌,买吉利不要再企望高回报,但大风险也没有。

比亚迪的短板基本补齐,剩下的是不断完善,关注点是业绩何时能兑现,能否切实保持自己的优势,风险点是业绩兑现期会拖延,造成高回报因为时间拉长变得平庸。

近期股价下跌,请大家保持平常心!短期(1~2年)的股价涨跌跟长期基本面无关,3年的股价和长期基本面相关度约50%,5年则超过70%,10年超过90%,这是个统计数据!举个例子:你在牛市花了800块买了只小牛,你知道5年后小牛长大能卖3000块(有时有波动2000~5000之间);第二天,隔壁老王在牛市只花了500块也买了一头差不多的小牛(有个不懂行情的外地人卖给他的)。问题来了,这跟你有关系吗?5年后你只比老王少赚300块而已!你只需要关心,你买入的价格和未来卖出价格能差多少就好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