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渠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中国现代雕塑事业、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

展览现场

刘开渠的艺术活动之发端恰逢现代美术在中国的萌芽时期。他从学习绘画专业到留学法国钻研雕塑,都走在了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前沿。因为怀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刘开渠放弃了在法国的优裕生活,应蔡元培、林风眠之邀,于1933年回到国立杭州艺专担任雕塑系主任。与刘开渠出国之前相比,中国雕塑家创作问世的作品也增添了许多,但中国普通百姓仍然不太理解雕塑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处于何种地位、能起到怎样的功用。刘开渠学成归来,带着远大的抱负,却不得不承受文化接受上的巨大落差,在艰苦中开始塑造万众期待的英雄形象,还有他理想中的新“桃花源”。

《李家钰骑马像》 (1945年)

李家钰是牺牲于河南洛河的一位川军抗战将领,是八年抗战中继张自忠之后为国捐躯的第二个集团军司令官,被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雕像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政府为纪念李家钰将军抗日阵亡,彰显其抗日事迹而立。刘开渠受邀创作。此像高3米多,立于成都市北门。“文革”中被毁。刘开渠在抗战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抗战题材作品,其作品数量和影响力在雕塑家中堪为之最。

刘开渠《抗日阵亡名将王铭章纪念碑》,又名《王铭章将军骑马像》,1939年立于成都

1937年,应徐悲鸿和熊佛西之邀,刘开渠在成都开始创作《王铭章将军骑马像》,1939年完成。纪念碑由骑马像和基座左右四面浮雕组成,为纪念王铭章而建。王铭章是在滕县保卫战中殉难的将领,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基础,被当时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雕像高3米多,立于成都少城公园, 此像“文革”被毁。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是新中国最为重要的美术工程项目之一,整个纪念碑的碑额花纹浮雕、台座正面的三块主题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欢迎解放军》《支援前线》和碑身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恩来总理撰写的碑文放大、设计制作等都出自刘开渠之手,三块浮雕是他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品。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1949年9月30日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兴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并举行奠基仪式。1952年动工,1958年4月22日完成,5月1日举行落成典礼。碑座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分嵌有反映中国人民近代史上革命斗争史迹的《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战游击队》《胜利渡长江》《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十块大型汉白玉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雕刻了170多个人物,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

刘开渠作品

改革开放初期,刘开渠担任了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小组顾问。从此项工作开始,他进入了长约3年的调整期,逐渐恢复了活力。在数年时间里,他完成了《男青年像》《周恩来总理像》《向新时代致敬》《萧友梅像》《蔡元培坐像》《梅兰芳坐像》《科学家孙建初像》《文学家李劼人像》《常德善烈士胸像》《庞薰琹胸像》等作品。

《向新时代致敬》(82cm×54 cm×43 cm,1984年,中国美术馆藏)

改革开放给经历了“反右”、“文革”后的中国带来了新的活力,也给刘开渠带来了新的希望。对刘开渠一生影响最大的是蔡元培和鲁迅两位先生,是蔡元培先生送他赴法学习雕塑,学成之后又邀请他回国从事雕塑教学,使他走向雕塑之路,成为中国现代雕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鲁迅先生在刘开渠回国后对他说:“过去做泥菩萨,现在该轮到做活人了。”这句话影响了刘开渠一生。他创作了大量“时代的英雄”,谱写了“中国人”的篇章,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作品。

TEL:15110287188

雕塑数据库

促进式分享体验

充分呈现个人价值

联系电话:15901436856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