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

都想做“兼职”赚钱

但是如果这份“兼职”

是出卖自己的信用,贷款给别人花

还敢做么?

2017年11月,马鞍山某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学生向警方报警称其被诈骗。警方立案后于上海将涉嫌诈骗罪的邓宇抓获归案。至此,由邓宇实施的一系列校园贷诈骗案浮出水面……

过度消费,萌生恶意

2017年初,20岁的邓宇在学校就读期间谈了一个女朋友,为了博得女友的好感邓宇经常约女友看电影、旅游、购物。

可父母每月汇给他的生活费远远不能满足两个人的高额消费,邓宇开始到处刷信用卡,实在透支不到钱的时候,邓宇有了一个铤而走险的想法---诈骗。

骗取信任,暗箱操作

他通过微信、QQ的聊天群发布了招聘兼职刷单员的广告,以一单300元的价格向外撒网。

实际上,邓宇骗取了这些大学生的信任,用他们的身份证办理了贷款买了手机,随后在拿到手机后转卖赚钱。

有些学生当时是拿到了300元钱,可是没多久,当接到催款短信的时候,他们才恍然大悟,自己被骗了。

东窗事发,悔不当初

邓宇先后采取同样的方式诈骗共计2万余元。安徽省花山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邓宇提起公诉后,一审法院对被告人邓宇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千元

获刑后的邓宇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他说他最感谢的是警方及时将他抓获,避免他坠入更大的深渊。

检小花温馨提醒

面对网络招聘广告中的暗礁,广大求职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你图的可能是几百元的报酬,但骗子图的可是你的贷款。

检小花在这里,也想告诉那些

即将入学的准大学生们

警惕“校园贷”

一定要擦亮双眼 保护好自己

面对各种网贷平台,学生如何保护好自身安全,请做好以下几点:

1.不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尤其是身份证、支付宝、银行卡等信息;

2. 贷款需量力而行,及时还款,切忌以贷还贷;

3. 综合比较,辨别真假,认真阅读协议、合同;

4. 天上不会掉“馅饼,警惕各种“校园贷”“网络贷”骗局。

*文中人物系化名*

安徽检察新媒体出品

审 核丨张 杨

来 源丨花山检察微信公众号

文 字丨胡晓波

编 辑丨王福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