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不借贷

  咋能碰上网贷诈骗呢?”

  如果你还有这样的疑问

  一定要提高警惕了

  套路可能就藏在身边

  小编提醒大家一定要仔细甄别

  

  只想租个房 莫名其妙背上网贷

  【案例】

  据通报,今年5月,张女士和男友李先生在北京朝阳区某小区租了一间次卧,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声称,这套房屋只能押一付一,并向李先生推荐了一个APP,便于交租,实际上瞒骗他办理了分期贷款业务。

  【套路】

  由于押一付一的房租交付方式给租客带来的经济负担相对较小,近年来尤其受到欢迎。一些黑心中介为了能够及时套现剩余房租,先以“押一付一”的条件吸引租客,随后在签订合同时隐瞒或找借口敷衍关于贷款的业务。租客若未能及时向平台还款,将会影响个人信用和征信。

  拆 招 方 法

  中介在租客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约捆绑“网贷”,已涉嫌构成诈骗犯罪。租客在签约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谨慎选择房租分期平台,看清合同约定的利息以及违约条款,与中介和相关平台交涉时,注意保存聊天记录或录音,为必要的维权诉讼保留证据。

  

  电信诈骗升级 设局诱导网贷

  【案例】

  据报道,7月18日,沈阳市民郭女士接到自称是购物网站客服人员的电话,声称操作失误,要收取郭女士6000元的铂金会员年费。为取消会员,“网站客服”把电话转接给“银行客服”,“银行客服”两次要求郭女士转账到指定账户,以测试银行卡是否可用,并及时将账款转回。

  在取得了郭女士的信任后,“银行客服”以“充流水”为由,诱导郭女士先后在多个网贷平台借款,还用信用卡透支,骗取转账96419元。

  【套路】

  “会员卡贷款诈骗”是网购诈骗的最新花样。在这种新型网购骗局中,受害人的银行卡上没有钱也能上当。警方介绍,目前兴起的“网贷平台”借款成为了骗子新手法中的重要一环,因为“网贷”受理快、审核简单、钱款到账快,骗子容易得手。

  拆 招 方 法

  一般情况下,正规的退款流程只会在购物平台运行,不会单独添加客服微信、QQ、支付宝好友进行,也不会让消费者输入银行卡、密码等信息。这类网贷陷阱通常是从非法渠道获取受害者的相关个人信息,由此取得信任,而后一步步诱导受害者主动进行网贷。

  警惕网贷陷阱的同时更要提防网络电信诈骗,避免身陷“连环圈套”。

  

  应聘主播“免费”整容

  【案例】

  七月下旬,北京警方破获一起直播公司诱骗应聘者贷款整容的“套路贷”案件。据报道,该公司在招聘时承诺高薪并免费为女主播整容包装,实际上,所谓的免费整容是要应聘者自己先贷款付钱,在完成公司的定额工作量后,公司将帮助其偿还贷款,而工作定额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受骗的应聘者,不仅得不到公司承诺的高薪,还深陷网贷债务之中。

  【套路】

  “整容贷”的本质是直播公司与美容诊所串通,由直播公司虚构招聘主播的事实,骗应聘者贷款进行整容手术,直播公司与美容诊所从中获取非法利益。“套路贷”往往以各种优惠或福利条件将受害者诱入圈套,披着合法的外衣,环环相扣,隐蔽性强,当受害者有所察觉时通常已无力偿还债务。

  拆 招 方 法

  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要加强法律意识,在参加网络招聘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对于夸大薪酬并设置用工前提条件的招聘岗位要提高警惕。

  贷款应到各类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不要轻信无金融从业资质的个人、中介、公司及其发布的各类无抵押、免息贷款等广告信息。如果遭遇“套路贷”,必须提高警惕,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尽可能保留证据,并及时报警。

  ----- -----

  网贷诈骗经过层层包装

  一般很难发现其中暗藏的猫腻

  破解网贷诈骗要做到:

  ▲应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不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

  ▲对“自报家门”的陌生人保持警惕,立即向相关方核实对方身份;

  ▲发现不妥或有疑问要及时咨询,切勿存有侥幸心理。

  网贷需谨慎

  公众务必要提高对

  第三方平台的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法律意识

  

  【紧急提醒】支付宝放大招:转账可撤回!这个操作一定要会

  【关注】上海“杀妻藏尸案”一审宣判!

  【重磅】司法部召开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会

  

  来源:苏州普法

  编辑:王佳茹 路双英 刘海滨

  让法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敬请关注“中国普法”

  

  谢谢阅读!觉得不错,请您点赞留言!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