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既是辞旧迎新的季节,也是表达爱的季节。我们对远方的亲友表达思念,我们对长辈和帮助过我们的人表示感谢,我们对孩子表达祝福和期待。

1990年,绘本大师苏斯博士出版了绝笔之作Oh, the Places You’ ll Go(《你将前往怎样的地方》)。这本书成为很多美国家长送给孩子出生、生日、节日、毕业的礼物,为孩子走上人生新阶段加油鼓气:

You’ll be on your way up!

你会平步青云!

You’ll be seeing great sights!

你会饱览美景!

You’ll join the high fliers who soar to high heights.

你会跻身精英,高飞攀迎!

You won’t lag behind, because you’ll have the speed.

你不会落后,因为你分秒必争。

You’ll pass the whole gang and you’ll soon take the lead.

你会超越众人,领先他等。

Wherever you fly, you’ll be the best of the best.

飞往何处,你都是卓越之最。

Wherever you go, you will top all the rest.

去往何方,你都能盖世夺魁。

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想送给孩子更有意义的成长礼物,但近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对孩子的祝福还跟苏斯博士一样吗?

2015年,一位年轻的插画家艾米丽·马丁的《愿世间一切的美好都属于你》成为黑马,超越苏斯博士,成为很多父母为孩子挑选新年礼物的优先选择。

从2015年出版至今超过3年,这本书已连续位列《纽约时报》畅销榜163周,长年位居亚马逊童诗榜第一名,图书总榜前50名。

无数读者为之动容,他们读了这本书说:

1.没有任何一位父母、祖父母,看着抱在怀里的刚出生的孩子,不会去想象“你将来会做多么美好的事情”。今年圣诞节聚会上,我和丈夫捧着一个个漂亮的小脸,想象着孩子们将来美好的样子!这是我2岁孙子的生日礼物,我相信他的两个哥哥和一岁的妹妹也会喜欢。

2.作为一位妈妈,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落泪了。它告诉我们,孩子会很快长大,我们要珍惜孩子还小的时候一起度过的时光

3.抛开年龄的限制,我们都能从这本书中获益,它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权利去爱,值得被爱。无论是听的人还是读的人,心中都会暖暖的。

4.收到书的这天,我四岁的女儿在晚饭的时候非常沮丧,哭得快要崩溃了。我拿起这本书,让女儿坐在我腿上。给她朗读。很快,她就被书中的图画吸引过去,完全忘了自己之前的伤心。上床的时候,她还拿走了这本书,说要“读”给自己的洋娃娃听。

5.这本书是给新生儿父母最好的礼物。可以通过它告诉孩子,他们长大可以成为各种各样的人,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父母都会一直爱着他们。当我第一次读给孩子听的时候都落泪了。我打算买这本书作为周围每一个孩子的洗礼和一岁生日礼物。

6.我把这本书动人的语言读给宝宝听,他在我的臂弯中渐渐入睡,我的眼眶湿润了。这本书讲述了你对孩子未来的所有愿望,不论他们未来成为怎样的人,你都会爱他们,感到心满意足。

到底是怎样一本书,触碰到了这么多父母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它传递着怎样美好的祝福?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每位父母都对孩子有着自己的期待,但当这份期待成为某一个具体的高度、某一项领域的成就,我们还能说这份期待足够美好吗?

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寻梦环游记》里,出身鞋匠世家的主人公,因为音乐的梦想不受家人支持而倍感压力,相似的情节不仅仅停留在虚构的故事中。

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地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

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地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做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

这一读,把老师气得不轻,三毛只好重新杜撰了想当一名医生的理想,老师才点头满意。

三毛笔下的拾荒梦,其实是很多当时孩子的乐趣。长大后成为作家的三毛,没有因为当年老师打破她的美好想象,放弃捡破烂的爱好,经常凭借一双巧手变废为宝。换一个角度想,成为作家,何尝不是把思想的碎片“变废为宝”呢?

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比以前更丰富多元,孩子看到的更多,也就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如果你的孩子有着像拾荒这样特别的梦想,你还会像当初三毛的老师一样,把她痛骂一顿吗?

作者艾米丽·马丁在《愿世间一切的美好都属于你》中写下父母对孩子未来的猜想:

从见到你,

初降人间的样子起,

我就开始想象,

你会做那些美好的事情?

你会不会挺身而出,

把困难一扫而光?

会不会照看花花草草,

领悟万物生长的奥妙?

会不会关心那些比你弱小得多的生灵?

可以看到,这些美好的祝愿,不再像近20年前的《你将前往怎样的地方》一样,单一地追求更高的目标,而是鼓励孩子勇敢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学习去包容、接纳万物。这也是为什么《愿世间一切的美好都属于你》更能触动21世纪读者的心。

在属于孩子的美好未来中,成为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不再只是男孩子的专属梦想,女生也可以挺身而出,把困难一扫而光。

回归家庭,不再是限定女孩子的条条框框,缝缝补补、照料幼小,男生也可以做得很好。

除了性别,还有种族,还有各种与众不同的选择和梦想,狭隘和偏见会渐渐被消除,我们的孩子会生活在一个更自由开放的世界中。

作者艾米丽·马丁在书结尾处设计了一张大幅拉页,大幕拉开,之前画面中出现的孩子们纷纷登场。

我们看到有的孩子扮演者小红帽、大灰狼等传统的童话角色,还有的孩子则扮演着铅笔、斑马等不同寻常的人物,但每个孩子都信心满满,一丝不苟地努力表演好。

就像生活的舞台上一样,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不论这样的角色是否存在过,不论是否和别人的期待一样。

我很担心这本书所说的美好都与职业和活动相关,让我高兴的是,这本书的关注点不在于此,而是鼓励孩子要善良、有爱心、充满激情和创意。

因为身体的缘故,我的女儿长大后可能会受到很多限制,面对很多困难,但她依然可以成为善良有爱,充满冒险精神的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美好的存在,和是否有能力、是否成功无关。

生活不是一场竞赛,不需要比谁更高更快,而是要学会享受旅途,看到最美的风光。

童年只有一次,

别都花在担心未来上

你只有一次童年,别把它都花在担心未来上。那些事情,留给爸爸妈妈,我们会竭尽所能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为了你,也为你们这一代的所有小朋友。

宝贝,爸爸妈妈非常爱你,我们满心激动地和你踏上这段探险旅程。祝愿你这一生欢喜、有爱,充满希望,如同你带给我们的一样。

也正如《愿世间一切的美好都属于你》传达的,既然无法预知孩子未来的旅程,我们能做到的,是让孩子带上必要的“行囊”启程,冲破阻碍,迎接美好。

我知道你一定心地善良、聪明灵巧、率性大方。

你的心越宽广,

你能承载的就越多。

就算夜晚漆黑一片,

就算天空乌云密布,

只要你勇敢果断、开朗坚强,

任何阴霾都无法停留。

将发现属于你的一切美好……

你将拥有你想成为的模样。

那时,我会看着你,你也看着我,

我永远爱你,不论你长大成为怎样的人。

孩子从生命之初就听到美好的语言,在父母的祝福和信任中长大,他会时时刻刻感被爱包围,感受到幸福和满足。

他将勇敢果断、开朗坚强。哪怕面临人生的艰难和困境,依然能有底气地选择自己想走的路,拥有他想成为的模样。

当你一遍遍把这本书读给孩子听,这份诚挚美好的祝福将会在他心中久久回响,给他温暖,给他自由成长的力量。

孩子,新年伊始,愿世间一切的美好都属于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